返回第174章 壮哉于谦!大明边境北推万里!(4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这些船支里,还有一种吃的食物,没人认识。

    但朱祁钰看一眼便知道,这是洋葱。

    原产于西亚或中亚的洋葱,被大食人带到了船上,用来补充维生素,这些佛郎机船员就吃洋葱。

    洋葱培育很容易,种球种进土里,就能成活。

    这东西,救了整个中亚的肠胃。

    大航海必不可缺的利器。

    朱祁钰已经让宫中种植。

    就在宣布下朝的时候。

    殿外传来报喜声:“捷报!大宁捷报!”

    太监撕心裂肺的声音,让正准备散去的百官,为之一滞。

    “快呈上来!”

    朱祁钰快步走到殿外,冯孝小跑着接过捷报,跑上来递给皇帝。

    展开一看,朱祁钰张大了嘴巴:“怎么可能?”

    胡濙等急得不行,膝行过来,跪在朱祁钰腿边看捷报,看到几个字,也张大了嘴巴。

    “壮哉!”

    “壮哉于谦!”

    朱祁钰又看一遍,然后交给冯孝:“念,让朝臣听听!都高兴高兴!”

    于谦的奏捷中,简要描述了几战,然后说战功、斩获,有功劳者云云数万言。

    朝臣全都张大了嘴巴。

    这是真的吗?

    国朝多少年没打过这等大胜仗了?

    永乐朝第二次北征,从那之后,再也没有了!

    距今过去四十年了!

    “一战打崩了鞑靼十四万精兵,壮哉于谦!”

    朱祁钰激动得难以自制,鞑靼兵围攻大宁城,如鲠在喉。

    “大功!”

    “泼天大功!”

    “凭此功,于谦可封国公,甚至可封王!”

    “哈哈哈!”

    “朕真是扬眉吐气啊!”

    “于谦,乃景泰朝第一功臣!”

    “第一功臣,朕之大明于谦,哈哈哈!”

    朱祁钰的激动到手舞足蹈,慢慢走上丹陛:“按照战功名单,全部重赏,赏赐再翻一倍,朕从内帑出珠宝,赏赐下去!”

    “再给这次战殁的兵丁,多多赏赐土地!”

    “只要参加过这次大战的兵丁,全部重赏!”

    “于谦、胡豅、于康、顾荣、齐卓,俱是大功!”

    “内阁,拟定封赏名单,从京中解送过去赏赐,统统重赏!”

    朱祁钰哈哈哈大笑,一扫颓势。

    大宁之危解了。

    京师已经没有危险,宋杰完全可以北进,重建万全都司。

    等等,鞑靼被打空了。

    那么整个漠北,就是一片空地图。

    “快把地图呈过来!”朱祁钰看到鞑靼粗略的地图。

    鞑靼和瓦剌到底是怎么划分的,大明还真不知道。

    他一指漠北土地:“这些地,朕都要了!”

    “边境北移,移到和林去!”

    “移到汗山去!把成吉思汗的帝陵给朕占了!”

    “哈哈哈!”

    朱祁钰激动。

    朝臣也在激动。

    四十年来,第一次大胜仗啊。

    名垂青史的大胜仗。

    十四万鞑靼精兵啊,于谦手上才多少人?十余万人。

    以少胜多,打得漂亮!

    “陛下,于太保之功,乃景泰朝第一!”胡濙沾了沾眼泪,他的儿子胡豅,在这一仗中崭露头角,他也与有荣焉。

    “是,景泰朝第一!”

    “他就是朕的中山王(徐达)!”

    “老太傅,您亲自拟定重赏名单,一个都不要漏下,都是大明的有功之臣。”

    “死去的也一定要重重恩赏。”

    “是为朝堂死的,朕不能让他们寒心。”

    “战殁者,允其一子荫官,从小旗开始。”

    “活着的,统统升官。”

    “老太傅您亲自拟定,阁部商量,然后递交到朕这里来。”

    朱祁钰喜气洋洋。

    奏章最后,于谦请罪,他擅自做主用缴获封赏。

    “告诉于谦!”

    “他出京时,朕就允他权宜之权!”

    “他做的事,就是朕授权给他的,无须请罪,他也没罪!”

    “那些缴获不必入官库,统统发下去,记录在案,减少解运的损耗。”

    “不够的从解运中赏赐,一定不能薄待了功臣!”

    “把这句话写进圣旨里,包括所有赏赐,必须写进圣旨里,让有功之臣看到,朕在中枢看着他们呢!”

    “再告诉于谦,去了辽东好好打。”

    “不必担心功高盖主。”

    “朕准备好了王爵,在京中等他!给他庆功!”

    封王!

    他想让于谦变成勋臣魁首!

    但是,一旦于谦封王,就不能出京征战了,他永远只能坐镇京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