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才!
当初没杀他,果然是对的。
朱祁钰笑了起来:“徐珵,伱做得很好,宫中设农业监,你来做提督太监。”
“奴婢谢皇爷天恩!”
徐珵已经不抗拒太监身份了。
他这样的人,能活命已经法外开恩了。
“你在宫中好好干,你家人朕自然会多多关照!”
朱祁钰给甜枣:“明年开恩科,让你儿子徐世良参加吧。”
“奴婢谢皇爷恩宠!”徐珵磕头。
朱祁钰之所以留下徐珵。
还有一个原因,他有两个厉害的外孙,一个是祝允明,一个是蒋焘。
祝允明号枝山,就是四大才子之一。
蒋焘乃是切瓜分客的主人公,也是一代文学家。
再者,朱祁钰实在欣赏徐珵的才华。
搞政治水平一般,却是个实干人才,这样的人才大明最稀缺。
“其他作物,培育得如何了?”朱祁钰又问。
“回皇爷,全都栽种下去,都生了苗,奴婢以为这些作物都非常皮实好养。”
徐珵老老实实道:“只是,奴婢不知道此几种作物,能否在寒冷气候下生存。”
他也在投其所好。
既然认下太监身份,就得在宫里使劲往上爬。
朱祁钰略微沉吟:“这样吧,你带着作物出宫,去辽宁栽种,朕让你做吉林都司镇守太监。”
徐珵眸现惊喜,皇帝的决心不可动摇。
只要他培育成功这几种作物,自然会青云直上,说不定有朝一日,他能做司礼监掌印太监呢!
咕噜!
徐珵吞了吞口水,当太监也许还真不错。
“徐珵,你只负责在不同环境下,培育作物!”
朱祁钰看着他:“政务暂时交给其他人,你就做这件事,只要能成功,朕在漠北挑一座城池,用你的名字命名!”
“他日,你也能位极人臣,做司礼监的大珰!”
徐珵可是官场老油子。
瞬间明白皇帝的深意。
如果他做不到,那么就不必回宫了,挖个坑把自己埋了吧。
这是死命令。
“奴婢一定在今年之内,就培植成功!”徐珵叩拜。
“需要什么,跟李贤、商辂去要,他们必须满足你。”朱祁钰又叮嘱几句,才打发他走。
“把这半根御米,送去内阁,让阁臣品尝一下。”朱祁钰跟冯孝说。
冯孝愣了愣神:“皇爷,这东西怎么吃呀?”
“试毒太监怎么吃的?”朱祁钰问。
“生吃的。”
朱祁钰无语:“放进锅中煮熟,就能吃了。”
这么简单?
冯孝赶紧让尚食局做,然后送去内阁。
工部来报。
养心殿和军机处竣工。
在乾清宫右侧,西六宫的前面。
以后去养心殿办公。
“皇爷,谈娘娘差人来禀报,到了该给皇爷请脉的时候了,问皇爷何时去永和宫?”
正在处置政务的朱祁钰抬起眼眸:“晚上便去,晚上便在永和宫歇息了。”
谈允贤怀孕,朱祁钰不让她来回奔波,免得伤了胎气。
“奴婢这就去禀报。”冯孝刚走。
于谦和胡濙联袂而来。
进了乾清宫,行礼过后,于谦便急声问:“陛下,此御米收成几何?”
就知道是为了御米而来。
朱祁钰让人把徐珵的记录拿来给他们看。
“朕已经让徐珵去辽宁了,去辽宁栽种,过几个月便知道,是否耐寒。”
“微臣吃了一粒,味道甜美,入口甘甜,吃了一粒就想吃第二粒。”于谦笑道。
胡濙也不停点头:“老臣肠胃不好,但吃了几粒,并没有不适感。”
“朕就说过,这东西是个宝贝。”
朱祁钰笑着站起来:“二位,等到了年关,朕的梦境一定能应验!”
“臣等亦希望陛下神机妙算。”
“若御米能在辽宁栽种,说不定也能在漠北栽种呢!”
胡濙笑道:“哪怕亩产低一些也无妨,只要能吃,咱们在漠北就能站稳脚跟!”
“老太傅,等着土豆、地瓜成熟结果,你们就知道喽,这些都是利器。”
朱祁钰笑道:“漠北,咱们这次彻底扎根,不走了!”
“土豆、地瓜?”
胡濙蹙眉:“名字过于粗俗,不如御米更高雅一点。”
朱祁钰起名御米,没叫玉米,已经头疼了。
当时是为了推广便捷,但却不接地气,叫起来别扭。
“名字无所谓,只要这东西能吃,能饱腹,能在恶劣环境下栽种,就足够了!”于谦道。
又谈笑了几句,朱祁钰问:“二位匆匆入宫,所谓何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