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章 欧信杀官,供给大军的粮食去哪了?(3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邢国公的打过仗的。”

    “咱们军中军粮五花八门,有肉蛋,什么都有。但真正能熬过艰苦时候的,还靠炒面。”

    说着。

    尚食局送来一份炒面。

    按照军中样式做的。

    于谦拿起一块,尝了尝:“味道比军中的强不少,陛下是什么意思?”

    “朕让尚食局仿造了军中的炒面。”

    “主要是压缩成本的同时,提升味道。”

    “让军卒吃得舒心点。”

    “朕会让配方给军中,让军中全都用这个配方。”

    “都拿上来。”朱祁钰前些日子去讲武堂巡查,才偶发奇想。

    太监端上来一个托盘。

    里面有三个碗。

    朱祁钰让于谦打开。

    第一个碗里面是腌肉,第二个是面饼,第三个是馒头。

    “陛下,这肉过于奢侈了。”

    于谦拿着馒头,是死心馒头,又重又硬,闻了闻,味道不太好,但是扛饿。

    耿九畴等人凑近来看,不明白皇帝葫芦里卖什么药。

    “诸卿猜猜,这些东西放几天了?”朱祁钰笑道。

    “回陛下,看样子有三四天了。”耿九畴道。

    朱祁钰笑着伸出手指:“七天了!你尝尝,还没坏。”

    耿九畴也不客气,这腌肉放进嘴里,非常难嚼,特别咸,顿时苦笑道:“陛下,这得浪费多少盐啊!”

    “把这个当菜吃怎么样?”朱祁钰问。

    于谦嚼了一片,也觉得很奢侈。

    肉贵,还用盐腌制的,太奢侈了。

    但确实好吃。

    胡濙笑道:“老臣家里,都舍不得晒腊肉,太费盐了。”

    “尚食局做的腌肉,非常好吃。”

    “老臣牙齿嚼不烂,却舍不得吐掉,生吞进去了。”

    朱祁钰大笑。

    “诸卿,其实盐没那么贵,只是朝堂卖的贵而已。”

    “给朕三年,朕就让天下百姓,都吃得起盐!”

    “这腊肉虽然奢侈了些。”

    “看看这面饼和馒头,都放了七天,毫无问题,朕估摸着,能放一个月。”

    “味道肯定不佳,但这玩意扛饿。”

    于谦掰了一块,给大家分分。

    都尝尝。

    馒头有一股酸臭味,但能吃。

    “再配上水和咸菜,是不是能当军粮?”朱祁钰笑道。

    “陛下怎么为军粮操心了呢?”于谦问。

    “以后打仗,不一定在咱们家门口啊。”

    “再说了,朕也想丰富兵卒的餐桌。”

    “你们觉得味道还行,朕就让尚食局将配方给军中,让军中按此配方做。”

    一边说着,朱祁钰找出程信的密奏,关于朝鲜的。

    李满住果然向南,攻掠朝鲜城池,兀良哈也是帮凶,在朝鲜大抢特抢。

    朝鲜彻底遭殃了。

    于谦皱眉,内阁没收到这份奏章啊。

    “这是锦衣卫传来的,大明和朝鲜已经隔绝了,应该传不来奏章了。”

    朱祁钰没说具体门路。

    但这封密奏,走的是盖州。

    “陛下想援助朝鲜?”胡濙充满担心。

    “朕是多管闲事的皇帝吗?”

    朱祁钰反问:“朝鲜君臣不恭上国,朕没派兵征伐,已经是法外开恩了,还救他?”

    “他娘的!”

    “大明从他国买点粮食,还高价卖给朕!”

    “当朕是二百五啊!”

    “大明有难,他不恭顺!还趁火打劫!”

    “如今他落难了,让朕救?”

    朱祁钰提起来就生气,从朝鲜高价购买的粮食,还没等用呢,仗已经打完了。

    亏死了!

    “朕本来还想宽恕朝鲜臣民。”

    “但既然朝鲜君臣不识相,就没必要了。”

    “朕打算传旨李贤,令其关闭辽宁边境城门,就当做不知道。”

    胡濙松了口气,以为皇帝还要打仗呢。

    他笑道:“陛下当秉承仁心,哪怕朝鲜不恭顺,上国也要宽恕,但宽恕的办法有很多。”

    佛口蛇心,口蜜腹剑。

    “老太傅深得朕心啊,哈哈哈!”

    朱祁钰大笑:“诸卿,倘若玉米三宝,能在朝鲜种植,那么朝鲜就不是荒凉之地了。”

    “中原摒弃朝鲜,就因为朝鲜穷乡僻壤,没有油水。”

    “如今不一样了,有土地就能栽种粮食,朝鲜不该独立建国,侧塌之卧岂容他人鼾睡?”

    于谦让太监取来朝鲜地图。

    “陛下此言甚是,我中原改朝换代之时,朝鲜都会侵吞我中原领土。”

    “而当中原文明强盛,朝鲜又装作恭顺,做我天朝附属国。”

    “其实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