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章 欧信杀官,供给大军的粮食去哪了?(4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朝历代,咱们对朝鲜的恩赏都是极多的,偏偏朝鲜是养不熟的。”

    “以前是朝鲜贫困,国朝看不上那烂地。”

    “如今不一样了。”

    “微臣以为,等女真离开朝鲜,朝鲜必然满目疮痍,只能求助于国朝。”

    “国朝可水路两路,入驻朝鲜。”

    “以帮助朝鲜为名,侵吞朝鲜!”

    于谦认真道。

    他说的水路,指的是盖州造船厂。

    毕竟等朝鲜求助,再出兵,一来一回的,怕是要三年后了。

    “邢国公之言,深得朕心。”

    朱祁钰指着地图:“倭寇之所以在国朝沿海泛滥,是因为我国距离我国甚远。”

    “但朝鲜就不一样了,朝鲜在倭国头上,派遣小船则可进入倭国。”

    “等国朝占据朝鲜,则可随时挥师杀入倭国。”

    “朕要下旨质问倭王,褫夺倭王王位!”

    倭寇是谁,您还不清楚吗?

    您是想剪除倭寇呢,还是想剪除海商呢?

    而且,您之前说要让百姓三年内吃得起盐,这是要对两淮盐商动手了。

    胡濙想劝。

    但看见皇帝正在兴头上,便没说什么。

    但眼神中充满忧愁。

    于谦跪在地上:“侵吞朝鲜,微臣请战!”

    耿九畴、白圭也跪在地上。

    “朝鲜算不上强敌,无须邢国公出战。”

    朱祁钰笑着说。

    “陛下,侵吞朝鲜毫无难度。”

    “但我大明积累百年的良好口碑可就要崩塌了。”

    “您让朵干都司、乌斯贜都司、安南、东吁等国如何看大明?”王竑跪在地上,认真道。

    “王卿,你认为大明的口碑,还有吗?”

    “连麓川都打不过。”

    “天朝上国,无非是咱们自吹自擂。”

    “那些夷国,根本就不把大明放在眼里。”

    “朵甘和乌斯贜就老实吗?他们私自撤了都司,改为宣慰司,这是要脱离我大明而去啊!”

    “至于什么口碑,这些国家的土地,朕都要了,他们的国民,朕不要。”

    “朕就这么霸道,他们又能如何?”

    朱祁钰反问王竑。

    王竑哑然:“陛下……”

    “王卿,以前说这些领土,种不出粮食来,咱们大明不要。”

    “现在有玉米三宝在手,哪里都能种出粮食来。”

    “那么天下的土地,就都该入我大明之手。”

    “只有汉人,才配拥有阳光下的土地!”

    “朕讨厌汉人之外的人!任何人,朕深恶之!”

    “他们不配为人!”

    “朕也不把他们当成人!”

    朱祁钰语气平淡,这才是他的真心话。

    “陛下要学蒙古人,攻打一城,便屠一城吗?”王竑虽然善出毒计,却觉得如此做法,有伤天德。

    正因如此,大元国祚才不长久的。

    朝臣都看向皇帝。

    朱祁钰则沉吟:“朕还没想好如何处置异邦之民,若蒙元之法好,便用蒙元之法;若不好,咱们再商议吧。”

    王竑松了口气。

    “但有几个国家,朕不要看到任何人活着,比如倭国、东吁、安南……”

    王竑表情僵硬,您这不是还行蒙元之法吗?

    “好了,今天是个好日子,不提这些烦心事。”

    朱祁钰笑道:“如今诸王在京师,地方上的王府封地,全都划归地方,阁部看情况合并进入各府。”

    “还有,有些府太大,有些府太小,小的合并,大的拆分,阁部重新划分天下各府。”

    “臣等遵旨。”朝臣跪下。

    而在广东。

    欧信正在清扫罗定州。

    他几乎每日都能收到朝堂封赏旨意。

    他都习惯了。

    和维嫉妒得眼珠子都蓝了,但他只得到一封恩赏圣旨,还只是赏了些财货。

    他已经被方瑛调任做欧信的副手。

    现在欧信到底什么官,谁也搞不清楚,因为朝中天天都有奏章升官。

    欧信收到儿子欧镗的信件,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混小子……陛下君恩深重啊。”

    报答皇帝的唯一办法,就是做出更大的功绩。

    “出兵!”

    欧信手中兵马近二十万。

    扫平罗定州后,兵进高州府,推平土司。

    雷州府和廉州府,已经被划入广西,而高州府被一切两半,东边归广东,西边归广西。

    而广东布政使则上书朝堂。

    认为这样划分后,广东面积锐减,不利于税收。

    朝堂便把梧州府和平乐府划归广东。

    梧州府南部的陆川、博白划给广西,方便广西控制雷州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