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7章 景泰九年第一场朝会,布局东南诸国!(3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现在的布太容易破了,纺织水平要提升。”

    “过了正月,你去松江府,征召一批高精尖织工入京。”

    “家属迁入京中,分房分地,还给差事。”

    “景泰九年,就给朕提高布匹的纺织水平。”

    “朕希望景泰十年的时候,大明已经能生产出来不钻毛的羽绒服了!”

    这个要求着实非常难。

    皇帝强制推行布匹革命。

    “对了,可否在棉花中间,夹一层鸭绒、鹅绒呢?”朱祁钰灵光一现。

    董赐一愣:“皇爷,穿棉衣已经很暖和了。”

    “京师暖和,在捕鱼儿海还暖和吗?”朱祁钰瞪了他一眼。

    “奴婢回去就进行试验。”

    董赐咬牙道:“奴婢这就派人出京,征召松江府织工入京,再去四川征召丝绸织工入京……”

    “去四川干什么?”

    “用棉布即可,用什么丝绸,是保暖呀,还是为了凉快呀?”

    “分清主次,别总想着迎合市场,你要想着,让市场去适应你的产品。”

    朱祁钰训斥他。

    冯孝却听得入神,让市场适应产品?

    岂不就是说,让朝臣适应皇帝嘛?

    董赐赧然:“皇爷教训的是。”

    “织造羽绒服的织工,全都大赏,不要吝惜赏赐,等赶制完毕,就允许她们自己办厂。”

    打发走董赐。

    朱祁钰也要准备晚宴了。

    时辰到,诸王入宫朝拜。

    景泰九年的第一天,朝拜、吃饭,这顿饭吃得还算彼此相得。

    但诸王都会偷偷打量皇帝的脸色,真是有什么样的爹,就有什么样的女儿。

    女儿造老爹的反,有趣呀有趣。

    一顿饭吃完。

    朱祁钰早早就躺下休息。

    翌日。

    景泰九年,第一场早朝,朱祁钰早早起来准备。

    坐在奉天殿上。

    “诸卿,火锅吃得如何呀?”

    朝臣讶异,宫中的消息早就传出去了,城外都满城风雨了。

    本以为皇帝讳莫如深。

    却没想到,皇帝直接问出来。

    “回禀陛下,那辣椒着实爽口开胃。”

    “微臣吃不了几碗饭的人,却把御赐的席面全都吃光了!”

    于谦率先道:“只是陛下,席面上吃的多开心,晚上跑茅房就几次。”

    扑哧!

    朝臣都忍俊不禁,以手遮面,难以启齿。

    “怎么会呢?莫非是食材不干净?”朱祁钰微微一怔,他没有呀。

    “陛下,是冷饮的问题,酸梅汤是凉的,一凉一热碰上了,必然在肚子里翻江倒海。”

    胡濙苦笑:“但火锅好吃,酸梅汤爽口,十分搭配。”

    就是一边吃一边放屁,有伤大雅。

    “哈哈哈!”

    朱祁钰大笑,原来是喷射套餐啊。

    “陛下,那辣椒宫中可留下种子?”薛希琏问。

    他没资格被赐辣锅,是以问了很多朝臣,都说味道不错,但具体是什么味道,还说不上来。

    因为辣椒数量少,配合上花椒、胡椒等等,把辣椒味道中和下去了。

    再加上繁复的蘸料,自然吃不出来辣味了。

    “种子留下了,过了年就要栽种下去。”

    “过几年,诸卿就能辣椒自由了。”

    “过个十年,民间百姓也都能吃到辣椒了。”

    “这辣椒好处多多,日后诸卿自然有所体会。”

    朱祁钰话锋一转:“但这除夕宴,朕吃得不痛快呀。”

    “固安不孝,忤逆于朕。”

    “但她毕竟才九岁呀,养不教父之过,是朕这个当父皇的没教好。”

    朝臣不知是该跪下帮固安公主求情,还是跪下请罪。

    “是朕的过错呀。”

    “所以,朕打算将她送去宫外,历练一年。”

    “让她知道民间疾苦,省着如此不懂事。”

    一听这话,王竑出班,跪在地上:“陛下,公主金枝玉叶,如何能去民间受苦?”

    “自古便没有公主流落民间之事呀?”

    “再说了,公主今年已经九岁了,又有婚约在身。”

    “万一、万一……”

    万一春心萌动,看上个小白脸。

    让方家怎么办?

    天家的颜面怎么办?

    而且,公主出宫在民间受苦,会遭人非议的,她这辈子就毁了。

    “那就去浣衣局吧,干一年苦活,长长记性。”

    看来固安公主真的把皇帝气坏了。

    “不说她了。”

    朱祁钰道:“新年新气象,景泰九年,全新的一年,看看都要做什么,都说说。”

    “回陛下,老臣以为,第一是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