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9章 宗室,把你们杀了当肥料养花,花都不长,花都嫌弃你们是废物!(5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是安全的。

    可是,眼尖的人发现了,宁夏长城内仅限制三千人!

    眨眼之间,就被抢空了。

    剩下的一万余人,全都傻眼了。

    我们去哪啊?

    不想去宁夏和热河啊!不想去呀!

    当人分成三六九等之后,心里的不公平感反而被冲散,因为下面还有比他更差的。

    那些抢到了山东、河南的宗室们,忽然不怨皇帝了。

    觉得自己命挺好,抢到了好地方。

    去了甘肃的,也有了阶级感,鄙视去宁夏的。

    去宁夏长城内的,鄙视去长城外的。

    而朱祁钰这个始作俑者,反而没人恨了,反而有人觉得皇帝做事公允。

    “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符渊阴恻恻道:“宁夏的长城外限额两千人,热河省限额五千人。”

    剩下的怎么办啊?

    一万余宗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疯了似的抢去长城外的名额。

    剩下的人,恐怕要安置去吉林和汉州了吧!

    所有人也顾不得什么亲戚之情了,主打的就是一个头破血流,要是有刀,直接就厮杀起来。

    眨眼之间,长城外七千个名额抢空了。

    宗室里还有四千余人,等待安置。

    去的,只有更远的吉林和汉州了。

    这四千人扑倒在地上,哀求皇帝放开热河的限制,他们想去热河,不想去吉林和汉州啊!

    符渊告诉他们,虽是去热河,但他们会被安置在长城附近,全都安置在城池里,安全不必担心。

    所以和去虚无缥缈的吉林和汉州相比,还是热河香啊。

    什么都的靠比。

    有比较,才有伤害。

    冯孝眸中异彩连连,皇帝竟用此等办法,安置宗室,非但宗室不怨他,估计还会有人吹捧皇帝。

    只要把人划分成各个阶级,他们就会撕咬起来,而皇帝就稳坐钓鱼台了。

    “罢了,朕看尔等心诚,又都是亲戚,朕就网开一面。”

    “再放开热河三千个名额。”

    “但这三千人,都是军户,不容商量!”

    朱祁钰冷冷道:“也不会安置在毗邻长城的好地方,而是放在更远的地方,未来还会上战场征战。”

    “你们愿不愿意,自己选择吧!”

    那也比去吉林和汉州强啊!

    宗室们疯狂抢购名额。

    最后剩下一千人傻眼,他们连军户都没机会做呀。

    只怪自己手慢!

    “尔等去吉林吧。”朱祁钰不顾哀求。

    那一千多人,哭声此起彼伏。

    他们才是最惨的,好地方没捞到,去吉林那虚无缥缈的地方。

    但宗室里的其他人,反而心理平衡了。

    尤其那些去热河充作军户的宗室们,竟觉得自己也挺好,起码比那些去吉林的好。

    “公开去吉林的条件吧。”朱祁钰对冯孝说。

    冯孝取出第二张红纸。

    打发人下宫门,贴在城墙上。

    去吉林者,赏白银一千两,每人赏田亩一百倾,城池内五进院落一座,入吉林,即可担任官职。

    那一千多人看了半晌,好想去吉林也不错呀。

    符渊给每个人发了张纸条,上面写着地方,告诉他们谁也不许弄丢了。

    三月初一,凭此条登船。

    然后就把宗室打发出宫了。

    皇帝迁徙宗室之法,传遍了京师。

    宗室们在茶楼酒肆哭泣。

    诡异的是,却无一人为其鸣冤,整个京师沉浸在科考中榜的喜悦之中,仿佛宗室出京的事,理所当然一般。

    所有人,集体选择遗忘宗室。

    倒是各个衙门,交口称赞,皇帝迁徙之法。

    胡濙捋须而笑:“陛下此法,勘破人心呀。”

    新任吏部左侍郎陈文缓缓点头:“是呀,陛下将人心分成各个级别,难题不攻自破。”

    朱祁钰则在处置奏章,忽然抬头问:“京中可有人议论?”

    他对宗室不好。

    也怕人戳脊梁骨。

    但为大明计,他必须割掉毒瘤,让日渐苍老的大明再现生机,恢复健康。

    “皇爷,您贬斥了三万多文人,谁还敢议论?”

    您屠刀那么狠。

    谁敢和您对着干啊?

    朱祁钰微微颔首:“这些文人,朕是舍不得杀的。”

    “去边疆历练三年,三年后为他们开一恩科,必然会有大批人才涌现。”

    “警告地方,这些文人,可打可骂,唯独不能死。”

    “宗室先启程,他们稍后。”

    “勒令甘肃、宁夏、热河、辽宁将房子造好了,优先给文人居住,房子没必要修得多漂亮,能住即可。”

    “在民间多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