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5章 打土豪分家产,自发鸽命也是利益驱使的!(6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朝堂时时刻刻关注,而各地也已经陆续动工了,按照去年的惯例,给一个铜板的工钱。

    热河、宁夏继续建城。

    各地腾出地方,安置人口。

    治水司还在论述,从哪修,如何修,从哪开始,都是个大问题,计划在景泰十一年,破土动工。

    作为治水司的主官,吴复应该沿着黄河走一遍,反复论证才可以做出决定。

    奈何吴复太老了,只能坐镇中枢。

    而能主持治理黄河的官员,要么资历太浅,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要么资历够了,人却没有精力去地方走一走了。

    教育司也开始筹建,在京畿建一所,从蒙学开始,到国子监的连读学校,准备将朝阳学社、国子监都纳入其中。

    同时,讲武堂今年要扩招了。

    阁部异常繁忙,所有部门都忙。

    朱祁钰却忙里偷闲,到讲武堂转一圈,又去朝阳学社看看。

    “皇爷,董赐求见。”

    从讲武堂回来,朱祁钰就提笔写章程。

    讲武堂设置时候,目的简单,是培养忠于他朱祁钰的人才。

    现在,则需要培养对大明有用的人才,让军事人才层出不穷,不停涌现的武将培养机制。

    所以有些东西要改一改。

    还要说服朝臣,限制武人的同时,发展武学。

    “宣进来吧。”朱祁钰也不抬头,继续写。

    大明是有武学的。

    但早已经荒废了。

    王朝最担心武人乱政,所以最忌培养武人,导致王朝越往后,名将越掺水,到了王朝末期,压根就找不到名将可用了。

    他打算将武学和讲武堂合并。

    先从顶层架构,然后改革基层军官的境遇。

    建立从上到下的武将培养机制。

    董赐捧着托盘进来。

    “奉茶。”

    在养心殿没太多规矩,算是一个比较宽松的政治场所。

    朱祁钰继续写。

    勾勾写写,写了半个时辰,才放下笔。

    又看一遍,才觉得略微成型,还需要请朝臣来反复论述。

    “等久了吧?”

    朱祁钰站起来,活动活动身体,坐在软塌上,冯孝给揉揉肩膀:“什么事?”

    “皇爷,奴婢献宝来了。”

    说着,将托盘里的银币献上。

    朱祁钰拿在手心里,确实有分量,放在嘴上一吹,银子的回响声嗡嗡的十分悦耳。

    “好银币啊!”

    朱祁钰递给冯孝,让宫人都看看。

    好像缺了点什么?

    上面没有字,光秃秃的。

    “皇爷,这一枚银币是一两银子,其实只用了七钱银,加入了新金属,硬度增加了,但还是会上锈。”

    董赐介绍着新银币。

    这银币比袁大头要重一点大一圈,袁大头一枚银币相当于七钱银子。

    “是用机器压出来的?”朱祁钰弹着玩。

    “回皇爷,用的就是裴木头制成的水压机,用水力碾压出来的,人力是不能仿制的。”

    水力压币技术是元朝就有的,具体是从哪传来的,还是元朝时国人发明的,这就不得而知了。

    “成本多少钱?人力成本多少钱?火耗多少?”

    朱祁钰每一枚都吹了。

    都能吹出响来。

    “皇爷,成本和制成官银的成本差不多。”

    “火耗嘛,稍微大了一点。”

    “因为官银杂质比较多,但成色是不能和银币比的。”

    董赐回禀,详细解释具体成本,以及制作的流程。

    朱祁钰认真听完,颔首道:“能否在上面印上画?”

    “能呀。”

    铜钱上都有面值,有模具就可以。

    印画也是同理,制成模具就可以了。

    “这样吧,用朕的头像,做银币的封面。”朱祁钰道。

    噗通!

    董赐吓傻了,跪在地上:“皇爷,这是大不敬啊!谁敢看您的容貌啊!这是大不敬啊!”

    宫人也都吓傻了:“求皇爷收回成命!”

    “皇爷,朝臣面君,也不敢抬起头来,直视您的容貌,那是大不敬之事啊,皇爷!”

    冯孝不停磕头:“求皇爷收回成命!”

    至于反应这么大吗?

    “朕只是说笑而已,能不能做到啊?”

    “能,能的。”

    董赐擦了擦脸上的汗,皇帝可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吓死宝宝了。

    “按照现在的生产标准,一天能压出多少银币来?”

    “皇爷,若是工人足够的话,一天能压出一千枚来。”董赐回禀。

    “太少了,你让裴木头多多做机器,朕会改宝钞司为银币司,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