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6章 安南政变,二次夺门:别,别杀朕,真怕疼啊!(6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鐉还美滋滋待在宫中,等着登基大典呢。

    他是黎濬的长子,也是硕果仅存的儿子,是名正言顺的安南国太子,黎宜民死后,他登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是,有太监急匆匆进来,告诉他结果。

    政事殿,认为真的太子已经死了,他是假的!

    黎鐉瞬间傻了:“为什么?为什么?”

    “是大明圣使大人,说安南王不能是……禽兽!”

    这句话,让黎鐉如遭雷击。

    他亲手杀死黎宜民,是报父仇,也是给权臣交投名状。

    可到了边永嘴里,竟变成了禽兽!

    “哈哈哈!”

    黎鐉怆然惨笑:“难怪黎宜民说,亡安南者,必是大明!”

    “那边永先蛊惑黎宜民,又蛊惑丁列等人!”

    “我安南虽承大明衣冠,但却自成一派,如何头上多了个太上皇?”

    “他长袖善舞!左右朝局!”

    “让我安南大乱!”

    “大明好火中取栗,郡县安南!”

    “好一出大戏啊!”

    “可怜丁列、阮炽那样的可怜虫,竟然还不知道!可笑!可笑!”

    他发疯似的大笑。

    因为,他知道,诛杀他的人已经在路上了。

    政事殿已经确定下来,黎鐉已经死了,那他就没有活路了。

    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史书会如何记他呢?

    也许连只言片语都没有吧,他已经死在三个月前黎宜民弑君风波里了。

    而黎宜民,也只会记载被杀死而已,不会记载是谁杀的。

    历史重回惯性上,不会有丝毫改变。

    “真是可悲啊。”黎鐉绝望地闭上眼睛。

    而在政事殿。

    丹墀上的龙椅上,空无一人。

    而能决定龙椅上坐上谁的,竟是朝臣。

    和正统十四年,朱祁镇被抓,龙椅上空无一人,讨论皇帝人选,何其一致啊。

    “恭王素有贤名,下官以为恭王适合承嗣大统!”又有朝臣建议。

    恭王就是黎克昌,三叔。

    但丁列、阮炽都不说话。

    有贤名的人,是最不能登基的,这样的人最难以掌控。

    此刻,权臣和边永想的异样,都认为不显山不露水的嘉王黎思诚适合承嗣大统。

    权臣的门下走狗开始提议嘉王黎思诚。

    朝臣也都看出来了,素有贤名的黎克昌,被贤名所累,最没有机会做皇帝的。

    “长幼有序,如何能够越过年龄大的恭王,请年龄小的嘉王承嗣大统呢?”边永问。

    丁列和阮炽瞳孔一缩,听您这话的意思,是打死恭王黎克昌,再请黎思诚承嗣大统?

    皇室的血已经流得够多了。

    还要继续杀吗?

    一时半会讨论不出个结果来。

    这个时候,黎鐉的死讯已经传来,边永和丁列等人对视一眼,彼此颔首,觉得死得其所。

    借着更衣的机会,丁列和边永密谈。

    “丁大人,不瞒您,本官认为嘉王更适合承嗣大统,但恭王毕竟年长,拦在前面,不得不考虑。”

    边永其实在拖延时间。

    安南终非大明,弑君篡位这种事都能发生,还在乎什么长幼有序啊?谁势力强,谁就当皇帝呗。

    “王室不能继续流血了。”

    丁列道:“不如让恭王主动上书,拒绝承嗣大统。”

    “此计甚可。”

    边永觉得这样会大量拖延时间的,便答应下来。

    但安南没有皇帝,自然恢复权臣执政的时候,混乱的局势,很快恢复了原样。

    而占据鸿基等北方城池的明军,就显得十分扎眼了。

    但这在边永预料之中。

    由乱入治,是一定的。

    他要做的是拖延入治的时间。

    很快,恭王上书,以自己德行不够为由,拒绝称帝。

    朝臣快速拟定,黎思诚承嗣大统。

    这是一场政治作秀。

    黎克昌不可能不想登基的。

    只因权臣没有选他,他想登基也没有门路,只能乖乖被权臣操纵,上了一道奏疏,把皇位让给“老实巴交”的老四。

    “大人,下官调查了这个黎思诚。”

    逯杲抹了把头发上的水。

    安南是雨季,几乎天天下雨。

    他们都是北人,呆得很不爽利。

    “说!”边永让人给他奉上热茶,驱驱寒。

    别看安南天气热,却喝热茶养生。

    “这个黎思诚在宗室里,不显山不露水,几乎没有什么名声,甚至有人都不认识他。”

    逯杲喝了口茶:“几乎什么都打探不到。”

    边永忽然郑重起来。

    越查不到,越证明这个人越不简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