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估计,江西移民至广西的士族,有近十万人。
这些人会分布在广西各地,都是挑好地方分给他们,然后还允许他们私设学堂,教化当地人。
薛瑄就在桂林,建立一座学宫。
皇帝赐名,敬轩学宫,并拨了一笔款项,学宫的钱财皆由内帑出,并赐下一笔钱,让薛瑄收徒。
结果,建设学宫的声音刚刚出现,便风靡天下,无数学子往桂林跑,别说花钱,就是倾家荡产也愿意进入学宫学习。
敬轩,是薛瑄的号。
但薛瑄却没时间在学宫里教学,他都在忙着安置移民。
而学生们,也跟着薛瑄。
薛瑄就一边工作,一边教学。
名声更是达到顶峰。
朱祁钰多次表彰薛瑄,还从太医院派来一位太医,让薛瑄保重身体。
见到薛瑄时,看见薛瑄身边跟着十几个学子。
边镛就知道,他来桂林也是没用的,薛瑄是无暇教导他经义的,好在他已经败了年富为师,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这些士族可能吃不惯广西的饭菜,你们要给他们准备江西人的口味。”
薛瑄一路上不停在说,不停在嘱咐。
一路走一路说。
边镛是突然跑到府衙的,薛瑄并不提前知道,所以薛瑄不是做给他看的。
边镛有点惊恐于皇帝识人之明了。
在湖北,年富把自己晒成了流民,练强兵而击垮匪类。
在湖南,韩雍默默无闻,却在做惊天大事。
在广西,薛瑄明明是文宗魁首,却在如此炎热的天气里,一个个府衙去看,去叮嘱。
皇帝在各省都选了督抚的人。
若天下督抚都是年富、韩雍、薛瑄这样的人杰,大明何愁不兴?
偏偏这些人才,都是朱祁钰慧眼识珠,把他们放在最正确的官位上,才爆发出璀璨的光芒。
明天还是大章!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