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7章 王竑第二剑,剑斩士绅!(1.35万大章)(7 / 9)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征召的船支虽多,但也需要运载两次,才能全部运完,他先写信给韩雍、薛瑄和李匡,让他们负责接收。

    这边装船,运送。

    那边则要安置,分配田亩,发放种子、农具,建造房屋,还要贷款给他们一些急用的粮食。

    而王竑,已经到了和州。

    和州是南京直隶州。

    王竑先挑和州大家族,甘家。

    甘家也有官员在南直隶任职,其家诗书传家,在本地颇有好名声。

    闻听王竑来了,甘家人四处逃窜。

    而翻墙出去的人,刚翻出去,就被人从外面丢了进来,运气好的摔在土地上没死,若运气不好摔在石板上,直接摔死。

    王竑则大摇大摆地进来。

    让人搬个椅子,坐在台阶之上。

    把甘家所有人齐聚过来。

    甘家家主浑身发软,哆嗦道:“大人,我甘家什么都招了!”

    “招什么呀?”王竑笑眯眯问。

    “我家也有隐户,但我家已经释放了,全都释放出去了!”甘家家主不问自招。

    王竑反而问他:“你是怎么知道,江宁之事的呢?”

    甘家家主一下子懵了,傻傻地看着王竑。

    “本阁从江宁出来,只用了一日,便到了你家中,沿途不曾歇息,速度比驰道更快,你是怎么知道本阁在江宁所作所为呢?”

    王竑本来语气平和,却忽然爆喝:“从实招来!”

    甘家家主浑身一颤:“这、这!”

    咻!

    小五射出一弩。

    一个甘家人惨叫个不停,没有死。

    小五冲王竑尴尬而笑,随后射出第二弩箭,才把那人杀死。

    甘家家主吓惨了:“草、草民是从流民口中得到的消息,他们口耳相传,速度比船支更快!”

    王竑不信,一定是他身边人,被士绅收买了,才提早传递了信息出去。

    他也不在乎,他只是震慑士绅,不是将士绅赶尽杀绝。

    他没这个本事,也不会这么做。

    “本阁问你,你家隐户多少人?”

    甘家家主不敢不答:“1426人,多是流民,有少量的匠户,但他们隐匿了身份,草民当时不知道呀,查清后,全都踢出了我家。”

    王竑没有纠结此事,继续问:“为何藏匿隐户?”

    这不废话吗?谁家不藏啊?

    当然是少纳税啊,再者做点脏事,隐户多好用啊。

    “本阁换个问法,和州的流民,你家说了算不算?”

    甘家家主都没想到,王竑竟如此直接。

    他嗫嚅道:“本地因靠近南京,商贸发达,所以很多田土撂荒。”

    “而本地江南粮食过于低廉,而物价又高,种田的农人连饭都吃不起,而当民户又要纳税,很多百姓纳不起税,就主动当了流民。”

    “我家虽是本地大户,但流民之事,确实说了不算。”

    他说的是实话。

    谷贱伤农。

    江南米粮太便宜了,若无漕运,能运去北方销售,价格还会继续下降,这会导致百姓抛地,士绅不种粮食,改种桑树,做利润更高的纺织业。

    尤其是南直隶商贸发达,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商业和农业的矛盾。

    大明在竭力重农抑商,就是担心百姓从商,反而无人愿意种地的窘境。

    中枢竭力压制南直隶,也是在压制南直隶是商业,缓解商农矛盾。

    然而,农民终究是势单力孤,在资本面前,只能听之任之,被人摆弄,偶尔反抗,也是暴力反抗,造反而已。

    其实农民一直不清楚,压迫他们的根本就不是朝廷,而是资本。

    也许资本的背后是官员。

    但农民最有效的手段,是反抗资本,而不是以卵击石的去反抗朝廷。

    “本阁问你,本阁欲将和州流民,以及和州全部隐户、佃户,迁出和州,你甘家同意吗?”

    甘家家主都懵了,我该同意吗?

    当然不能同意呀!

    没了佃户,谁给我家种粮啊?

    不种粮食,官府要收的农赋怎么办?民户交不起,能抛地跑路,他们这些大户,要是交不起,是要抄家灭族的!

    这是地主和官府的矛盾。

    “大人饶命啊!”甘家家主哭求。

    “你家有手有脚,为何不能自己耕地呢?”

    甘家家主能说吗?

    和州三分之一的土地,都在我家手中,若把佃户全都弄走,我家几百口子人,就算全部下地,一百年也耕种不完啊!

    “你甘家按照你家犯下之罪,缴纳认罪银,其他罪责,等本地知县再判。”

    王竑懒得废话。

    站起来要走。

    甘家家主却哭嚎道:“大人,您若迁走我家佃户,我家田亩就要撂荒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