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根本不可能呀。
各省都吃各省的盐,市场没那么大了,盐商怎么当财团呢?
这是朱祁钰的对策。
“陛下,将盐贸然私有化,是不是过快了?”
胡濙有点后悔,如此一来,只要皇帝攥住各省的盐,皇权就没有缺口了。
“无妨,朕相信明人的适应能力。”
朱祁钰道:“不管各省,皆要用全国统一价来售卖,任何人不准高于这个价格,也不许低于这个价格销售。”
把几个大盐商,打碎,变成万千小盐商。
盐,还会控制在皇帝手的。
胡濙颇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感觉,叹了口气:“陛下,那有的省无盐怎么办?”
“派人去找盐矿,一定会找到盐的,暂时没有,则从附近省份进口,价格适当上调,但要比私盐更便宜。”朱祁钰道。
“陛下,现在盐商断盐,该如何平息天下悠悠之口?”
“立刻颁布圣旨,将全国各地盐场打包出售,复工复产,立刻向百姓售卖平价盐。”
朱祁钰斟酌:“盐价嘛,让阁部商量,朕觉得可以定在一文到三文之间。”
扬州的盐场,都被收归皇帝私有了,现在卖掉,皇帝要钱,不要厂子。
“这么低?”
胡濙吃了一惊:“陛下,大明的盐真没那么贵。”
“产地销售8文钱一斤,若遇上季节不佳,最多不超过20文一斤,非产地就贵了一些,最贵的地方三钱银子一斤盐。”
大明的盐一直很稳定,洪武朝就是8文,高峰时期是14文,不产盐的地方价格肯定是高的。
“成本多少呀?”朱祁钰问。
采盐成本并不低的,盐丁、灶户、运输,都是成本的。
“想办法压缩成本,不能超过五文钱一斤盐,不产盐的地方适当调高,但也不能太高,只要比私盐价格低,私盐就消失了。”
千万别想扩大销量,薄利多销来盈利。
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摆在这里的,销量越大越亏钱,最后会搞得盐贩子罢工的。
“再酌情释放盐丁、灶户等籍贯,转为民籍。”
朱祁钰不让胡濙谏言:“让盐商去中南抓奴隶去,累死多少人都无妨,可以花钱请人去那边抓,哪国人都可以抓!”
“盐税适当下调,以优惠的方式下调,省着某天朕要收,他们不交、抗税。”
“传旨给宋伟,十天后,朕要看到食盐恢复供应。”
“恢复不了,朕就砍他宋伟的脑袋,让他自己想办法!”
冯孝算看出来了,皇帝这是要将盐商赶尽杀绝。
他砍宋伟,宋伟肯定得先砍盐商啊。
“食盐恢复供应后,老太傅就着手释放灶户、盐丁等,陆续全部转为民籍。”
“作为补偿,分给他们一些工具,鼓励他们办厂。”
朱祁钰没说分地,分地这件事很难啊,江南释放出来太多隐户,这些人才是吸血虫,安置不好,就要乱啊。
胡濙本想说说妖书案的。
结果皇帝把他打发走了。
出宫的时候,他看见一车车财货压币厂运,南京城的兑换银行,如今冷冷清清。
废话,有钱人都被抓了,谁还有银子换银币呀。
妖书案在京师愈演愈烈。
周瑄大肆抓人,越抓妖风越大。
内阁党争愈演愈烈。
景泰十一年,春暖花开。
陈友率军攻打吐鲁番,满速儿兵败,退入昌都,吐鲁番全境并入大明。
消息传到南直隶时,已经是四月份了。
“打得好啊!”
朱祁钰激动道:“吞并吐鲁番,陈友有大功,晋封沙州侯,余者军将俱官升一级,并按照战功赏赐,内阁拟定封赏名单即可。”
圣旨刚发出去。
御史秦纮弹劾陈友,私通满速儿,伪造功勋,阴谋假收吐鲁番。
北京因妖书案党争愈演愈烈的时候,陈友案如同一瓢凉水,洒在所有人的心头。
朝臣的视线,被陈友吸引过去,看向大西北。
陈友立刻上书,大呼冤枉,还说范昇可作证。
直接把拱卫南京的范广,拖下水了。
都察院、监察司派人去吐鲁番,核实功绩,而刚刚抵达吐鲁番,就有兵卒举报陈友,阴谋造反。
“陈友虚报功劳,怕是有的,阴谋假占吐鲁番,未必不存在。”马昂幽幽道。
监察司,是由原六科人马组建的,由周洪谟担任监察史。
“不是不存在,而是几乎确定。”
周洪谟认真道:“这陈友和满速儿相交莫逆,之前就提过,和满速儿共管吐鲁番。”
“之前我朝情报有错,以为吐鲁番已经脱离了东察合台汗国,从满速儿进入吐鲁番,说明东察合台汗国尚能控制吐鲁番。”
“而这满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