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9章 盐商争着抢着阉割自己,明中六大奇案,陈友案(1.5万)(9 / 11)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儿,又有名将之资,和大明打得有来有回,平分秋色。”

    “陈友用一个月时间,就荡平吐鲁番?军报又语焉不详,战功含糊其辞。”

    “所以都察院御史秦纮,举报陈友。”

    “我监察司派人去查了,发现吐鲁番十分蹊跷,明军看似接管了吐鲁番,却未有屠城之举,显然陈友是和满速儿共管吐鲁番,而非真的占据了吐鲁番。”

    什么时候大明彻底占据一地,要看屠没屠城了?

    然而,姚夔等人却在思考。

    陈友冒功,却便宜了于谦。

    妖书案,让于谦深陷泥沼,在京师名声已经臭了,突如其来的陈友案,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周洪谟,是正统十年进士,是皇帝的侍讲学士,皇帝极为喜欢听他讲学。

    所以,监察司第一任监察史由他担任。

    秦纮,是景泰二年进士,其人刚烈,以魏征自比,经常公车直谏,几次都不给皇帝面子。

    这样的人,会被于谦拉拢吗?

    “周监察史,不能凭屠不屠城,来判断陈友的功劳。”姚夔不希望出现陈友案。

    “如何不能?陈友第一次攻打吐鲁番,就屠了吐鲁番各城。”

    于谦反驳道:“当时寇深还问过他,吐鲁番多有民众信仰伊教,你陈友也信仰伊教,如此屠杀同类,是否有伤天德?”

    “他陈友却说:我先是陛下的臣子,然后是大明百姓,最后才是伊教信徒。”

    “他还焚烧了伊教的寺院,可见其心。”

    “众所周知,伊教之人,对教派认同感极高,陈友焚烧其寺院,必然不死不休,为什么陈友没屠城呢?”

    于谦要把陈友案实锤。

    只要陈友案燃烧起来,他于谦就趁势脱身了。

    耿九畴发言:“邢国公,您不觉得您这番解释,过于牵强了吗?”

    “如何牵强?”

    于谦反问:“景泰十年七月陈友奏报,言说吐鲁番百姓皆信仰伊教。”

    “当年蒙古人就信仰伊教,何等情况,难道我们还不知道吗?”

    “陈友也是伊教信徒,为何就不是我明人了?”耿九畴反驳。

    “陈友焚烧寺庙,导致伊教信徒深恨陈友,如何不对?”于谦有点着急了。

    其他人笑而不语。

    可不可以这样理解,陈友案是于谦炮制出来的?

    争论不休。

    于谦、周洪谟断定,陈友冒功,假占吐鲁番。

    姚夔、耿九畴则认为当继续调查。

    孙原贞轻轻咳嗽一声:“陛下刚离开京师几个月,京师就频发三案,诸君有何看法?”

    “没有陛下坐镇,魑魅魍魉不断,只能请圣驾回銮。”耿九畴很会跪舔。

    于谦最苦。

    汉宗案、妖书案,两案对他而来。

    周瑄调查之后,大肆清洗他的党羽,朝中有十几个官员,被关押在大理寺诏狱。

    而在南京的皇帝,并没有明确批示,厂卫也没有参与其中。

    终于迎来了转机!

    “年初时,两淮盐商试图断盐,来要挟陛下,如今盐商尽被诛杀,实行新盐政,全国还在乱着。”

    陈文和稀泥:“我以为,现在当时中枢团结,共克难关的时候。”

    “两淮盐政出问题,很多地方百姓吃不到盐。”

    “即便陛下放开盐控,各地都在采盐,也难以立刻平息乱象。”

    谁都知道,陈文是中立派。

    没人听他的话。

    这是倒于的最好时机。

    孙原贞和姚夔不想放过。

    “邢国公,您不觉得这陈友案,发生得很巧吗?”孙原贞忽然道。

    姚夔、孙原贞是倒于坚决派。

    耿九畴、王复等人是半中立,有好处就上,没好处就歇菜,也可能跳向于谦。

    “耿尚书的意思是,我发动的陈友案?”

    于谦嗤笑:“我一举一动,你们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我家中有多少奴仆,你们难道不清楚?”

    “陈友立功心切,想在死前立功封侯,所以冒功封爵,跟我于谦有什么关系?”

    吵了一个时辰,也吵不出结果来。

    于谦拍板:“不管是真是假,必须将陈友捉拿回京,绝不能让他继续领着大军。”

    “可若是真的功劳呢?”孙原贞问他。

    “孙尚书,你能保证陈友一定可信吗?如果他率领大军造反,后果你来负吗?”

    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必须解除陈友的兵权,将陈友缉拿回京。

    “可吐鲁番尚在打仗,而满速儿虎视眈眈,一旦朝廷换将,满速儿兵进吐鲁番,吐鲁番又丢了,那么此案是真是假呢?”

    一直没说话的马文升,发表言论。

    整个文华殿,随之一震。

    没人说话。

    难道就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