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上表皇帝解释。
却不挽留项忠,因为明军太能吃了,琉球真的供不起啊。
朱祁钰收到项忠的催粮奏疏。
“项忠,战略眼光是极佳的,这是个帅才啊。”
“琉球之事交给他吧,朕不过问。”
这点小事,项忠会做好的。
等着接收琉球便是。
琉球安置不了多少百姓,只是战略位置足够重要。
可等大明占据倭国后,琉球的战略位置就不重要了。
梁珤已经开辟了航道,朱祁钰让他向南,开拓去吕宋岛的航线。
浙江也在移民,往宝州府移,往舟山上移,往海上的小岛上移。
这些岛,以前都被倭寇盘踞。
如今倭寇荡清,该移些百姓上去,彻底占领,这些都是近海,没多大风险。
浙江的卫所也从内地移到海岛上去。
不止浙江,各沿海省都在往岛上移民,悬挂龙旗,纳入鱼鳞册。
“给项忠传旨,加速招募兵卒。”
朱祁钰交代一句,便继续看其他奏疏。
主要是户部呈上来的奏疏,今年年景好,大丰收,但北方冷的太早,热河的牲畜冻死很多,牧民损失很大。
北方粮价平稳,盐价正在缓步下降。
蜂窝煤的诞生,煤价下跌,但蜂窝煤确实不如黑煤好烧。
热河于年底已经彻底竣工,整个热河全部建造完毕,明年可把疆土继续往外推,建设汉州都司。
南木北运,让整个北方受益。
尤其开发交趾后,热带的木材更便宜,各家百姓都在买木材建房子,盖水泥房子。
户部把今年的工厂数也统计出来了,景泰十一年新开的工厂高达1.7万家,总数超过了3万家,商业井喷。
还有详细的植树数额,种植了多少棵,死了多少棵。
整个景泰十一年的详细情况,都在上面。
朱祁钰看得津津有味。
热河建城二百余座,开垦可种植的荒地高达57万亩。
“这么多?李秉、王恕是有大功的啊!”
热河因肉罐头而闻名,经过一年的耕耘,热河彻底建造完毕,预计在十年内,达到自给自足。
这个速度让朱祁钰十分满意。
“宋杰到了吗?”朱祁钰之前把宋杰诏来拱卫,让柳溥去热河。
“回皇爷,北方上冻了,走陆路过来的,速度要慢不少。”冯孝回禀。
“他到了就宣来,朕要亲自问他。”
朱祁钰把热河的情况全部看完,沉吟道:“热河能开垦出来的耕地不多,难以养活过多人口,这是个限制。”
“朕之前就说,用羊毛拴住草原,毛衣、毛裤的发展,已经初见成效。”
“应该加大力度,再从世界商人手里购买种羊,改善羊的品种。”
朱祁钰一边说,一边记。
看完了热河。
看到辽宁,李贤在辽宁三年,给辽宁掀开崭新的一面,辽宁已经彻底从战乱的千里无人烟,变成了富裕省份。
尤其鞍山铁厂,成为辽宁的重中之重。
商辂必能延续李贤的政策,辽宁的发展会欣欣向上的。
旁边的吉林,在王来的政治、经济手段下,已经让各族臣服,也移过去一批人,但人口还是特别少。
倒是宁夏的发展,让朱祁钰意想不到。
原杰任宁夏督抚不到两年,宁夏已经建造了一大半,预计景泰十三年底完全竣工。
宁夏是一边打仗一边建造一边发展。
今年种植了玉米,却死了很多,收成非常差。
主要玉米不适应宁夏气候,还需要慢慢培育,如今种子没那么稀缺,有多是时间让宁夏慢慢发展。
宁夏也做毛纺织、肉罐头,热河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甚至还借着和瓦剌诸部近,和瓦剌诸部贸易,生意做的不错。
再看甘肃,去年一年,甘肃都在挖井、种树、建城。
甘肃除哈密外,已经全部建造完毕。
而支撑甘肃的恰恰是石油,从玉门关开采石油,熬制成煤油和沥青,然后运输装船,让甘肃变得繁荣。
因石油而兴,这个边陲省份,一跃成为煤油灯之省,天下煤油看甘肃。
玉米在甘肃种植十分成功,但是,玉米十分吃肥力,农业肥无法提供玉米充足的营养,如今徐珵正在开发肥料。
景泰十一年,甘肃的粮食不但自给自足,还卖给了宁夏一批。
“当初朕没调范广去,是正确的。”
“寇深真的厉害。”
朱祁钰十分满意寇深的做法。
陈友死后,满速儿攻打哈密和肃州,没占多少便宜,寇深就和满速儿讲和,愿意和满速儿贸易。
做的是贩人贸易。
不是甘肃缺人,而是建设缺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