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对抗德国。”
“联弱抗强,是在欧罗巴生存的基本法则。”
“您还年轻,遇事要忍,要学会长袖善舞,从诸侯之中寻得生机。”
“微臣断定,奥斯曼新皇帝,绝对是个枭雄级霸主,您要和希腊保持距离,必要的时候,请明军入楚,放弃希腊。”
“葡萄牙新王也不是个好对付的,一定要警惕他。”
“法国路易十二物色的女婿,在民间有着极好的名声,微臣担心,此人也是个厉害人物。”
“还有德皇,欧罗巴遍地是强敌呀。”
刘大夏叹了口气:“说起西班牙,其实老臣并不看好您能掌控西班牙。”
“从欧罗巴各国的疆土来看,大楚已经足够大了。”
“若再行扩张,必是列国眼中钉肉中刺。”
“西班牙、葡萄牙这块肥肉太大了,咱们吃不下去。”
“微臣的建议,您亲自写奏疏,请皇子就藩,只有陛下,才能操纵欧罗巴局势,才能让皇子在西班牙顺利就藩。”
“当然了,微臣只是提个建议,陛下未必会贪图西班牙狭小的领土,只是微臣觉得,这样是最好的破局方式。”
“大楚需要大明支持,同样的,大楚需要在欧罗巴有稳固的盟友,能永远和大楚共进退。”
刘大夏认真道:“若再拖几年,西班牙未必没有变局,先王打下来的江山,可就要付诸东流了。”
当初朱见深就想改封兴王,却遭到朱佑樘的拒绝。
朱见深本想徐徐图之,结果忽然暴毙。
其实,这场战争中,西班牙存在感也挺高的,一会支持这个,下一刻支持那个的,就是想从中讨根骨头吃。
列国根本没搭理他。
倒是葡萄牙新王登基后,给了西班牙一根骨头,西班牙对葡萄牙摇尾乞怜。
师徒二人,密谈一夜。
第二天,刘大夏随船回京。
他这样的重臣,是要坐宝船回京的,沿途有戍卫军,不能出现任何闪失的。
而刘大夏刚走,葡萄牙就传出来,要和西班牙联盟,成立联盟国。
遭到国际上强烈反对。
朱佑樘盘算了国内兵力,战争打了四年,楚国也被吸干了,无力再开一场大规模战争。
只能上疏皇帝,请皇子就藩西班牙。
欧罗巴列国现在搞清楚大明的玩法了,都防着大明再封一个藩国过来。
明人确实能打,但打仗方面,西欧列国不虚的,重点是大明玩赖啊。
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他们只按他们的世界观打仗,欧罗巴上下接受不了啊。
其实,整个欧罗巴上下,对明人的翻译,是蒙古,他们分不清蒙古和大明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来自东方的征服者。
对于这种翻译错误,大明也将错就错了,蒙古和大明,本就是一体的。
看看魏国、商国建立后,给蒙古大汗立庙,只是在蒙古前面加了华夏两个字。
在欧罗巴有很多蒙古血统,他们自认为自己是明人。
朱见深之前解释过,蒙古是大明的附属国,大明才是宗主国云云,但欧罗巴当时听不懂。
这些年,大明的玩法风靡欧罗巴,他们搞明白了,原来大明是蒙古的带头大哥。
匈奴、突厥、蒙古,都是华夏人,都是大明的小弟,他们是一家人。
欧罗巴各国都挺糟心的。
他们都被这些国家欺负过。
所以,在欧罗巴的书里,将匈奴、突厥、蒙古翻译成先行者,是探索西方的先行者。
华夏用了一千五百年时间,摸索了整个世界。
这份占据世界的野心,着实让人恐惧。
恐明论在欧罗巴很有市场。
所以,这次西葡联盟,欧罗巴诸国并没有强烈反对,甚至隐隐在支持,不能再让大明势力进入欧罗巴了。
朱见深和朱佑樘都想分封儿子去西班牙,并不是秘密。
这是把欧罗巴当成他家的后花园。
教宗第一个支持西葡联盟。
教宗和大楚彻底掰了。
教皇亲自写信给大明皇帝,请求大明皇帝换个大楚王。
说实话,大明皇帝是很尊敬教皇的,毕竟大明有很多基教信徒,教宗的法旨可能不太有用,但圣经,是很有用的。
大明内宗教复杂,信什么的都有,反而造成,明人今天信这个,明天信那个,哪个对我有利我就信哪个。
反正所有神,明人都拜,明人都信。
大楚也是。
随着大楚一起来的,是大明全部宗教,佛、道、黄、伊、印等叫派,都有。
明人是都信,耶稣也信,真主也信,佛也信,神也信。
教宗快气炸了。
朱见深在位的时候,和教宗关系不太好,但没水火不容的时候,时刻上供,做什么事都愿意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