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那禀报。
这让教宗对朱见深观感不好,但也过得去。
朱佑樘却没那个闲工夫。
他一次罗马都不去,也从不去拜教,圣经是一个字都不看。
最让教宗气炸肺的是。
今年,朱佑樘选择全信,信佛、信道、信主、信真主、信神,他选择全信。
其他教派势力小,但对朱佑樘灌观感都在下降。
但他们是经过大明洗礼的。
大皇帝就这样,全信。
民间也这样,全信。
他们能习惯,教宗习惯不了啊,没见过这等无耻之徒。
所以呀,教宗和朱佑樘谈判,要求罗马独立建国。
遭到了朱佑樘拒绝。
却得到列国一致同意。
罗马必须拥有领海,严令大楚以后不许再拿教宗做挡箭牌。
上次做挡箭牌,很多主教级的大人物被打死了,倒是教宗损失巨大,上千年的经文古宝丢失了很多。
因为罗马被围城了。
朱佑樘坏呀,干脆放弃罗马,扛着教宗所有人就往城外跑,其实是拿着人家当靶子。
列国都没见过这样打仗的,那是我们的神啊!你们这些野蛮人,放下我的神!
过去两年了,教宗的具体损失还没统计出来呢,至于这些损失是乱民做的,还是朱佑樘做的,谁也说不清楚。
朱佑樘不是坏,是坏得冒脓。
这就使得罗马教宗彻底和大楚分道扬镳,建国之后,立刻发动十字军东征,干死大楚。
朱佑樘是左不同意,右又反对。
谈判陷入僵局。
朱佑樘的意思是,教宗不喜欢罗马,可以去埃及,可以去沙漠里苦修,一应用度,大楚全部承担。
至于独立建国,别做梦了。
双方拉锯的时候。
朱佑樘佩服老爹眼光高,当初没选择罗马建都,否则意大利这块破地早就占不住了。
更佩服大皇帝,远在中原,却看透欧罗巴局势。
对于新纳入大楚境内的疆土。
朱佑樘本想完全吞并的。
但刘大夏告诉他,不要做出头鸟,把实力集中到一起,千万不要把战线拉得太长,最好的扩张地点是阿尔卑斯山。
这些地盘,分封给儿子们,建立小藩国,既能保证法国难以收回来,又能让这些小藩国永远和大楚保持利益高度一致。
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就能削藩,化为己用。
朱佑樘考虑几天后,又和幕僚商量。
干脆化作三个藩国,封给自己三个儿子,他先封,再征询大皇帝的看法。
他认为,自己的皇爷爷战略眼光最佳,能给他最好的建议。
至于希腊的伊拉克利翁岛,则送给这次帮忙的卫王和英王支配,算作感谢。
其实,也是分担奥斯曼的怒火。
这些可都是奥斯曼的领土啊。
卫王和英王不在乎,他们背后是大明,旁边还有大隋,奥斯曼再强大,老皇帝还活着,他们就得卑服的。
再说了,他只有四个儿子,长子是太子,其他三子去封国。
至于得到的巴利阿里群岛,朱佑樘也没有独占,而是送给了非洲五王。
这让他们对朱佑樘的观感再次提升,更愿意为楚国征战了。
大楚把得到的疆土分封出去,得到了欧罗巴上下一致好评。
他们可不希望再冒出一个大楚帝国。
现在大楚主动割肉,大楚只维持原有疆域不扩张,恰恰说明他们对土地的野心,没有那么大。
朱佑樘虽然混了点,但比朱见深强多了,朱见深就太贪。
难得的,朱佑樘居然得到了好名声。
只有法国在哭泣。
那都是我的领土啊!谁问过我同意了吗?
他们还不了解,大明占有新地的速度,估计用不了一年,就会看到明人占据整个地中海。
一个岛的人口数量,可能比一个国家还多。
果然,朱佑樘的请封,得到了皇帝批复,皇四十子朱见溽封陈王,建藩西班牙。
为了答谢大楚,大明要为大楚修建一条铁路。
朱祁钰亲自给朱佑樘写了一封信,告知他放弃海岛领土,要在大陆上寻求扩张,岛上封给儿孙便是。
欧罗巴大陆上,法德陆军最强。
不要盯着法德领土,让他们去狗咬狗,你的目标是东欧,巴尔干半岛,这个半岛看似乱,其实最好控制。
只要明人进去,就能稀释掉原来的种族,再一点点灭杀。
他们都是被征服的民族,是没有那么大独立性的,控制好了,伱就是霸主。
最关键的是,这里有充足的战略纵深,拿下对面领土,未来就可以不停往东扩张。
奥斯曼是兔子尾巴长不了,朕会帮助大隋和大商,消灭掉奥斯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