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8章 吴国郑国周国篇: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5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用毛笔的国家。

    毛笔和钢笔之争,在郑国压根就没掀起任何风潮,一如既往的使用毛笔。

    喜欢书画的郑王,自然就喜欢历史了。

    郑国和吴国中间的海洋,后世叫诺斯曼海,如今叫贞观海。

    而郑国和南极洲中间的海洋,叫元狩海,元狩是汉武帝用过的年号,汉武帝用这个年号期间,霍去病在漠北连年大胜。

    郑国和北面藩国的海,叫乾德海,是宋太祖赵匡胤用过的年号。

    这几个年号,都是郑王向中枢上疏提出来的,也得到了使用。

    在大明,大洋是以秦、汉、唐、明命名的;像国与国之间的海洋,一般用功绩卓越的皇帝年号,或者大功于朝的名臣武将的字号;海峡,则用功臣名将的名号,或者是发现这道海峡的人名,或者是本地使用的名字,或者是国名。

    海峡很多,所以规定比较宽泛。

    像郑国两个岛中间的海峡,则用华夏历朝历代的功臣名字,纪念他们的功业,这里叫卧龙海。

    卧龙,可是所有藩国抢破脑袋想要的名字。

    可郑国却得到了。

    因为郑王太会玩。

    郑国历史并不辉煌,想找出几个名人来都难,那郑王就创造名人,第一个创造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史书里都记得清清楚楚呢。

    但咱会架空啊。

    诸葛亮总得有后人吧,就漂洋过海来到了这里,在郑国这片土地上,建立了第二个国家,炎汉,刘禅的后人在这里登基称皇,绵延汉祚。

    口说无凭。

    郑国又出土了文物。

    考古学家不信邪,史书记载得清清楚楚,怎么到伱这变了呢?

    结果,一考一个不吱声。

    嘎嘎开门。

    武侯衣冠冢,炸裂不?

    这还不够,在衣冠冢里出土了木牛流马,这东西只存在于史书上吧,但我们找到了。

    考古学家一看一个不吱声,嘎嘎开门。

    这东西造假能理解,但郑王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木牛流马的动力在哪?后人研究几千年了,都没搞明白,甚至怀疑这东西不存在。

    郑国做出来了。

    想试试真假,那抱歉,这东西在地底下埋了几千年了,本就是古董专家修复的,你要是弄坏了,可赔不起。

    至于修复过程,也不对外公开。

    主打的一个靠猜。

    但这些木头,基本可以确定是三国时期的,至于是不是真的木牛流马,还有待考证。

    郑王玩得溜啊,建立了一座诸葛武侯庙,按照四川的武侯庙一比一仿造,承认这庙是仿造的,但文物,四川肯定没有,我们郑国才有。

    卧龙海,就被郑国抢注了。

    然后郑王就瞄上了宋太祖赵匡胤。

    老皇帝讨厌宋朝,但不讨厌赵匡胤,而且斧声烛影,让后人猜了几千年。

    郑王给你揭开谜底。

    又发现了赵匡胤后人的墓。

    好像华夏名人后代都愿意往郑国跑,要不是能看地图,我们还真信了你的鬼话。

    三国时期有远洋的船支吗?

    宋朝有吗?

    还真别犟,真有!

    东吴能发现宝州,说明船支具备远航能力,蜀汉确实没有这样的船支,但这个诸葛亮后人,是和陆逊后人一起逃过来的,用的吴国船支。

    宋朝的船支,别说远航郑国了,就是远航欧洲都能。

    因为五代时期的刘汉,做的就是欧亚贸易,这一点历史上是可以考证的。

    郑国还发现了很多古代船支停靠的遗址,打捞了几艘沉船出来,足以佐证历史为真。

    也别管人家是漂来的还是划来的,反正就是来了。

    郑国主打的一个遗迹多。

    本来还想对岳飞伸手的,被朝臣拦住了,岳飞距离现在有点近,容易被打假。

    那就上韩国忠。

    随着岳飞传推广,韩国忠和梁红玉,可被广大书迷喜爱,梁红玉可被皇帝钦点,入烈女庙的人物啊。

    韩亮在历史上,几乎没什么记载。

    可在郑国出土了韩亮墓,原来韩亮不满南宋朝廷避世隐居,来到了郑国,在炎汉为官。

    郑国编造了一段凄美的历史故事,炎汉被异族攻打首都,韩亮挺身而出,击退了外族保卫了首都。

    怎么看都是于谦的故事呢?

    故事出现了转折,因为奸臣打开了城门,韩亮护佑着炎汉皇族成员来一场千里走单骑,最后为国捐躯,炎汉灭亡。

    考古专家看完了这段历史都骂娘,这不是于谦和关羽的集合体嘛?纯他吗瞎编。

    但郑国真的出土了韩亮墓,还出土了大量竹简,竹简上记载了这一战的经过。

    竹简上还出现了两宋之交大量珍贵史料。

    一处墓地无法佐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