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2章 唐国金国篇:大融合和议会(5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世界内,会形成一个又一个小圈子,这些人会天天琢磨着造反,琢磨着建国,琢磨着独立。

    因为这里曾经是我的国,但现在不属于我,你们是外来入侵者,我要恢复我的国!

    这种思想可不可怕?

    如果融合了呢,鲜卑人和汉人能分出来吗?契丹人和汉人有区别吗?蒙古人和汉人能分出来吗?满人和汉人,谁能看出不一样来?

    跨人种就能分出来了吗?

    分不出来的。

    融合、同化、建设共同家园,是老皇帝一以贯之的国策。

    既然杀不掉,就同化掉。

    大明立国时,有多少色目人,到了景泰朝一个都找不出来了。

    再说了,不同人种有不同的优势,运动场上就是黑人的天下,白人比黄人更理性,黄种人特别能学习。

    而小民族里也各有优势,像维京人天生是强盗,好听点说有冒险精神,斯拉夫人是战斗民族,因为斯拉夫人就是维京人;汉人呢,天生勤劳能干,聪明内敛;蒙古人呢,骁勇善战;倭人呢,精悍忠诚,呆板认真;苗人呢,精致忠贞,骁勇能战。

    如果各个民族的优点,出现在汉人身上,汉人会变得多么优秀?会不会批量制造出海量的人才?

    所以,老皇帝对这些意见全部驳斥回去。

    民族融合,共建家园,是大势所趋。

    不止大明境内融合,全世界都要融合。

    好听点说叫融合,其实就是同化。

    焚毁所有国家的文化,让他们必须用汉文说汉话,让他们变成汉文化圈中的一员,全部变成汉人。

    分裂才是老皇帝最担心的事。

    他不担心藩国互相攻伐,这是早晚的事。

    却担心华夏文化的分裂,华夏文明的分裂,乃至有其他族群独立建国,这是不允许的。

    老皇帝不在乎国内有其他异族。

    却不许其他异族拥有自己的国家。

    他们必须变成汉人,永远被汉人统治。

    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只能出现在博物馆里。

    这才是老皇帝真正的野心。

    可惜,太子确实愚蠢,听风就是雨。

    看看唐国和东越,就偷偷豢养异族,建立军队,这就对了。

    作为上位者,用的是下位者有用,而不是什么民族隔绝,有这思想的纯属蠢货。

    对于唐国的风气,老皇帝给唐王写信,让他放开民间风气,可唐王置若罔闻。

    他性格保守,讨厌开放。

    这就造成了唐国娱乐业并不发达。

    民间自由,娱乐行业才会发达,才会形成支柱产业。

    唐国也不在乎那点小钱。

    卖木材、资源就能排行世界前列了。

    朱佑杶在唐国盘旋几日。

    乘坐火车,去金国。

    金国,毗邻唐国,在南美洲东北方向,圭亚那、苏里南、巴西东部,面积仅三百多万。

    但是,金国平原占比高达90%。

    全国人口2.7亿。

    人口之所以少,因为金国百姓不爱种地,都承包给了明人,明人在金国种地,然后粮食出口给大明。

    金国人均收入,在景泰六十二年就超过了两千元,每年稳步增长,景泰六十四年,人均收入在2142元左右。

    这个数字,让明人眼珠子都红了。

    都在怨怼祖父母,当年移民的时候你们怎么就不去呢。

    金国是唯一一个移民条件巨高的国家。

    前几年移民门槛不高,移民人数暴增,但百姓天天抗议,觉得明人侵占了他们的田园,到景泰五十年的时候,移民门槛逐年提高。

    金国是世界上,明人最梦想移民的地区之一。

    金王朱见湘,治政能力不如唐王。

    可他懂得放权。

    金国出现了欧洲的议会制度。

    金国的内阁,由十一个人组成,首辅叫首相,每次决策,都是十一个人举手表决。

    首相任期是八年,每四年经过一次选举,由朝臣来选举,三品以上的官员拥有一张选票。

    属于大明制度下的责任内阁制度。

    金国刚立国的时候,也不是这个制度。

    金国境内,有加勒比人和图皮人,加勒比人极为骁勇,还有食人的传统,金国士兵不是他们的对手。

    金王也不像唐王,唐王能打仗,他啥也不会。

    当时随金王继藩的是杨一清,杨一清给他谏言,把军权下放给内阁。

    本来该给兵部的。

    杨一清耍了个心眼,他是首辅,抢走了六部的权柄,收归内阁。

    那是杨士奇一直做的事情。

    被老皇帝给打断了,让内阁变成老皇帝的秘书机构,而不是成为一国尚书台。

    不然于谦一死,兵部权柄尽归内阁了。

    杨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