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7章 道法之争,老皇帝图穷匕见,杀不杀?杀!(2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大韶呢?朕怎么没看见他呢?”朱祁钰说的是王一夔,现在已经改名叫谢一夔了。

    “回陛下,谢一夔出使欧洲了。”

    朱祁钰道:“给大韶带句话,告诉他,自己多存点钱,别把钱都捐给学校了。”

    他说着将自己总把玩的一串佛珠解下来:“赐给大韶,留个念想,等有一天他吃不起饭的时候,就典当了,够他吃饭了。”

    “陛下,此物随您半生,万分珍贵,怎么能说赐就赐了呢?”朝臣不敢接。

    “又带不走,赐了吧。”

    “朕尤记得,朕初点他当榜眼时,他在文华殿的表情,其实以他的才华,是能当状元的,可当时祁顺那篇文章实在出色,朕就点了祁顺。”

    “呵呵,说到祁顺,致和呢?”

    朱祁钰找人。

    “陛下,祁顺去了商国辅政呀。”

    “朕忘了,这记性啊,当时朕还记得,胡濙劝朕说,祁顺的祁,和朕的祁,是一个祁,应该让他改姓氏,也不该让他为状元。”

    “但朕还是点了他做状元,致和和大韶都从未负过朕啊。”

    “大韶和致和跟了朕一辈子了,到了了,却没见着他们一面。”

    朱祁钰笑了两声:“公勉呢?”

    “陛下,李敏已经在去年就病逝了呀。”有朝臣提醒。

    “忘了,公勉先朕一步走了,他是景泰五年的进士,是朕一手栽培的呀,却走在朕的前面,可惜可叹。”

    朱祁钰道:“你哭什么呢?舜咨,你个皮猴子,小时候偷喝了朕多少御酒啊。”

    “陛下啊!”倪岳哭着爬出来。

    “你爹倪谦就不是个东西,他病时朕去探望他,他起誓发愿地答应朕,活下来,必须好起来,可朕前脚刚走他就死了。”

    “等朕去了下面,一定治他个欺君之罪!好好揍他一顿!”

    朱祁钰招手让他过来,摸摸他的脸:“你个皮猴儿都满脸胡子了,当爷爷了吧?”

    “是啊陛下,臣孙儿前年出生的,您还送了玉如意。”倪岳忍着眼泪,不愿哭。

    “朕最喜欢看你写的奏疏,言简意赅,处处针砭时弊,写得好啊。”

    “小时候朕的御酒你没白喝。”

    “舜咨,你这字是朕给你起的,你视你如子侄,你也以国士报朕,朕都知道。”

    朱祁钰轻轻拍他的脸:“老四亦是你的兄长,兄弟间没有错对,你要像辅佐朕一样辅佐他,乖。”

    一句乖,倪岳忍不住眼泪,哭成个泪人。

    “好问呢?”朱祁钰在问耿裕。

    耿裕被贬谪去了地方,刚被调回来,身穿六品官袍,从殿后爬出来:“陛下,臣在。”

    “好问?你怎么穿成这样了?”

    朱祁钰纳闷:“朕的宰辅,如何变成六品芝麻官了?”

    “老臣犯错。”耿裕没说。

    他因为反复劝谏,触怒了朱见淇,被贬为地方布政使,又因为上疏劝谏被贬谪为知府,又被贬谪为知县,一路走下坡路,他上疏致仕,中枢偏不同意。

    直到老四归来,看见留中不发的致仕疏上千道,里面有一百多道是耿裕的。

    才把诸多贤才诏回京师。

    “你跟朕称什么老臣啊,你是朕的子侄,在朕面前你永远是个孩子。”

    “你爹耿九畴是朕的左膀右臂,你女儿嫁给了朕的儿子,你还是朕的亲侄,朱家和耿家的关系呀,是拆不开的。”

    朱祁钰轻轻拍拍他的手:“让你受委屈了,为何不来宫中找朕?你这样的雄才,如何能屈居地方啊?这是大明的巨大损失啊。”

    “老大真的错了。”

    “你年幼时,朕就一直将你和秉德(白钺),视为大明双璧,未来可支撑起大明朝堂啊。”

    “好问,这次回来就别走了。”

    “掌尚书事!”

    “老大会闲置你,老四不会的,你从小和老四一起长大,该了解他的秉性。”

    “你是国辅大才,你的才能要比你父亲耿九畴更加出色,未来大明朝堂就看你了,好问。”

    耿裕哭着磕头,还不敢放开老皇帝的手。

    他知道,被贬谪这几年,只要他找到老皇帝,老皇帝就会为他做主的。

    可他不敢叨扰老皇帝。

    直到他听说,老皇帝被幽禁于深宫之中,他才知道皇帝过得多难,也庆幸于自己没有去求他。

    “莫哭,朕去见你父亲了,他走了太多年了,朕想他了。”

    “秉德!”

    朱祁钰在呼唤白钺,白钺是白圭的二儿子,是朱祁钰岳父的弟弟,白妃的叔叔。

    “陛下,臣在。”白钺抹干净眼泪,冲老皇帝露出笑脸。

    “秉德。”

    “你比老四年长,却和他关系极好,如今老四做太子,你要好好帮他。”

    白钺磕头称是。

    “本清呢?朕的本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