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7章 道法之争,老皇帝图穷匕见,杀不杀?杀!(3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呢?”朱祁钰在找叶淇。

    叶淇景泰五年进士,也是大明改革家,朱祁钰的种种改革,叶淇都是决策者、参与者,很多政策都是他想出来的。

    “陛下,叶淇在景泰六十年时已经走了。”

    朱祁钰给忘记了:“那用不了多久,朕就能见到朕的本清了,大明改革,他居功至伟,紫薇阁功臣里,必有他一席之地。”

    “伯常?”

    朱祁钰在呼唤周经。

    “臣在!”周经和耿裕一样,都被贬谪出去了。

    “你是朕的财政大臣啊,怎么沦落成这样了?”

    朱祁钰笑道:“伯常啊伯常,你爹查了一辈子案子,到头来肯定没想到他的宝贝儿子,吃了贬谪的苦头,哈哈,滋味如何?”

    周经是周瑄的儿子。

    “陛下常说,宝剑锋从磨砺出,臣经此磨砺,更上一层楼。”周经道。

    “好啊,伯常你长大了。”

    “还记得你小时候,朕想让你做皇子伴读,你爹那嫌弃的样子,生怕皇子把你给教坏了。”

    “朕当时跟你爹怄气,想让你入宫,你爹偏不同意,朕就让你爹入宫当皇子讲读,让他给皇子讲案子,结果他专挑那些吓人的故事讲给皇子们听,把老四他们吓得呀,天天往乾清宫里跑。”

    朱祁钰一边说一边笑:“你爹呀,就那股犟劲儿,才让他逢案必破,他是我大明的包青天啊。”

    “你未子承父业,朕很惋惜啊。”

    “大明需要包青天,为黎民百姓伸冤啊!”

    朱祁钰问:“对了,继任伯常担任财政大臣的是谁呀?”

    “陛下,是臣!”佀钟应答。

    “看来老大的眼光也不错,大器,朕一直希望你能领兵做文帅的,结果你却做了财政大臣。”

    佀钟傻笑:“臣若允文允武,才不愧陛下亲自教导之恩。”

    “你要是对谁都能会拍马屁,朕反倒不担心你了。”

    “你呀,也就跟朕说两句好听的。”

    “以后嘴巴甜点,以你的能力,位居宰辅是必然的。”

    “老四,别看他是太子提拔上来的人,却在朕身边呆了八年,朕深信之。”

    朱祁钰在告诉老四,同时也在告诉所有臣子,不要看党派用人,只要有才华就要用。

    “儿臣谨记。”朱见漭磕头。

    “廷秀(何乔新)?凤仪(彭韶)呢?”

    “臣何乔新在!”

    何乔新道:“陛下,彭韶现任左都御史,正在巡视陕西。”

    “廷秀,你小子也老了呀,朕还记得你儿时的样子,朕几年没看见你了呀?”

    何乔新的父亲是何文渊,也被贬谪了。

    他和老大太熟了,所以说话并不是特别守规矩,老大觉得这样熟人在京师,自己君威不保,就将他贬谪出去,但他还好,只是去吕宋当布政使。

    “近前来?让朕好好看你,怎么黑成这样了?”

    “臣在吕宋任布政使,晒黑了些。”何乔新笑道。

    “吕宋是好地方啊,朕还想去看看呢。”

    朱祁钰道:“有了地方秉政经验好啊,在中枢能多多帮衬老四。”

    太监给他喂了口水,想劝他不要再说了,该休息了。

    但今天老皇帝精神头还不错。

    “景宜(彭谊)呢?”朱祁钰问彭谊。

    “回陛下,彭谊任右佥都御史,在巡视费尔干纳,并未在京。”

    朱祁钰才点点头。

    “资德!”

    朱祁钰看见了李裕:“朕多久没见到你了?”

    李裕也是景泰五年进士,是老皇帝最先储备的一批人才,和丘濬、尹直都是一拨的。

    “老臣身染重病,没在朝堂上效力!”李裕也是被贬谪出朝堂的。

    但他直接归隐田林了。

    他是闻听老皇帝被幽禁,所以才来京师探听消息的,在京师小住一段时间后,被老四征召,但他一直拒绝,却惦记着老皇帝,没有离开京师,返回老家,但他已经不想再出仕了。

    “什么病啊?朕怎的不知呢?”

    朱祁钰问:“让太医给他治治,这是朕储备的大才啊,应该是朝堂的中流砥柱,定海神针的呀。”

    “王福之后,顺天府尹做的最好的就是你李裕!”

    “你为朕执掌三十余年顺天府,是朕的心腹啊。”

    “以你的才能,能宰辅天下的,却为了朕,而屈尊于顺天府尹,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啊。”

    朱祁钰道:“资德,是不是老大贬谪你了?”

    “陛下宽心,并没有。”李裕道。

    他是大明唯一一个,阁臣兼顺天府府尹的官员。

    顺天府尹这个官位是最难做的,遍地都是权贵,来往的也都是地方有权利的封疆大吏,或者地方资本巨擘,能妥善处理好关系,是非常困难的。

    “资德,朕不知你还能否为大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