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整个西北的河道都挖好了?」
「挖好了。」
朱见漭道:「沙子挖得还不够,目前还在挖,但不影响引水。」
「嗯,儿还在西北吧?让儿去主持引水大典。」
朱祁钰道:「他是你的长孙,未来也是皇帝,也该提早参政议政了,没必要防着他,你都多大岁数了,再防一个孩子,被人耻笑。」
您也知道我多大岁数了。
我都六十多了,还没当上皇帝呢,我冤不冤啊。
虽然,朱见漭其实就是皇帝,但没有皇帝的名头啊,功劳还得被他爹分润。
「按照工部规划的,多多扩建几个湖面,让水汽濡养整个西北,缓解干旱。」
朱祁钰忽然问:「对了,蒙古高原上的树,今年该砍伐了吧?」
京师几年没有沙尘暴了。
得益于在北方种树。
尤其是蒙古高原种树,让高原上的风沙,无法穿越草原,进入京师。
「按理说该下砍伐证了。」
朱见漭斟酌道:「可儿子的意思是,一切以京畿为重,大明现在又不缺木头,缺木头就从南美买,比咱们自己砍伐贵不了多少。」
「儿子主要担心,蒙古高原上的树木砍伐掉之后,风沙会再次席卷京师。」
朱见漭轻轻点头:「你担心的也对,可这树不砍伐,养护的费用就很高,这笔钱你要计算进入今年的财政。」
「儿子晓得。」
朱祁钰略微沉吟:「老四,你觉得蒙古高原上,除了放牧,还能有什么营生?」
「又冷又荒芜的,能干什么呀?」
朱见漭摇摇头:「这都什么年代了,有几个还放牧的,都去南方打工了,儿子估计呀,未来三十年后,整个蒙古高原上连个人影都没了,估计就剩几个放牧的厂子。」
「等
三大河引水成功,北方也会繁荣起来。」
「到时候就不用去南方打工了。」
限制北方发展的,首先是缺水,其次是气候,第三就是交通,河运江运都不行。
三大工程结束后,限制北方发展的因素,也就全都没了。
「蒙古高原上能干什么呢?」
朱祁钰也不想了,又问:「渤海省快填出来了吧?」
「短则一年,长则三年,填完渤海就填黄海。」
朱祁钰有些唏嘘:「当年朕制定三大工程的时候,预计的是百年工程,可在你手里,也许在你驾崩之前,就能做完了。」
「去把地图拿来。」
西域拆分,大明现在有六十二个省了,若算阿尔泰省,就是六十三个省了。
新地图,标注着正在开通的河流。
朱祁钰戴上眼镜,指着三大河,缓缓道:「二十年内,北方就会繁荣起来,可北方就没有海洋了。」
「南方富裕,主要靠海运。」
「国际贸易,也主要靠海运。」
「填平渤海和黄海之后,北方只有山东、朝鲜、黄海省三个省份沿海了,辽宁、北直隶完全变成了内陆省份了。」
朱见漭却道:「爹呀,海运固然重要,但北方新增了几条大河,用河运也可以的。」
「去年工部上疏,认为填海之后,海洋上的水汽,更加难以进入到西北了。」
「有专家提议,可以将北方冻土损失一部分,炸毁成海,类似于波罗的海,将北冰洋的暖流引入大明。」
「这样一来,不止挽救了西北,整个中亚都能获得好处。」
「咱们也能在北冰洋上获得了一个不冻港。」
朱见漭指着地图上的位置,主要在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中间,人工炸毁陆地,制造出海洋。
「波罗的海。」
朱祁钰念叨着:「莫斯科的温暖,就是因为波罗的海的暖流,所以你想创造出一个波罗的海出来。」
「造价多少钱?」
「工部倒是没拟定造价,但儿子估计不便宜。」
朱见漭回禀道:「损失了大面积冻土,从经济价值来看,倒是没什么。但朝中主要论调,都担心这样大规模破坏冻土,会不会造成世界末日?」
「冻土之事还是不动为妙。」
朱祁钰脸色微变:「前几年挖掘冻土,大明和魏国都挖出了史前细菌,不安全啊。」
「而波罗的海那么大,要炸毁多少陆地呀。」
「都是冻土,万一细菌泛滥……」
「不行,太危险了。」
朱见漭叹息一声,跟着点头:「儿子也担心彻底改变了地球,让地球失衡,导致人类灭绝。」
「之前有科学家说过,地球上任何一个物种灭绝,都可能导致人类灭绝。」
朱祁钰道:「朕比较讨厌苍蝇、蟑螂这些东西的,甚至说所有虫子,朕都讨厌。」
「那是景泰五十一年,朕想彻底灭绝讨厌的蚊虫。」
「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