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4章 景泰七十年,大限将至:胡濙的秘密(一)(2 / 6)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他告诉了朕的真相。”

    “您知道?”朱见漭吃了一惊,不过想想也是,以老皇帝的性格,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朱祁钰点点头,他让侍奉的人都出去,不许偷听。

    “朕犹然记得,胡濙病重时。”

    “朕亲自去他府中看他,朕问了他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您走了谁来扶着朕负重前行?”

    朱祁钰陷入回忆之中:“可知,他是如何回答的吗?”

    “他告诉朕,说朕羽翼已丰,因他在而朕尚无察觉,所以处处仰仗他,等他去了之后,朕便会发现,朕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说到这里,朱祁钰看向朱见漭:“这个问题,朕同样送给你,伱早就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了,不用朕再给你遮风挡雨了。”

    朱见漭心头一跳,他爹也感受到大限将至了?

    “第二个问题。”

    朱祁钰转过头,眼睛看向床幔:“朕问他,朝中谁可为相?于谦由谁来制衡?”

    “他提议李贤,他告诉朕,把于谦恩养起来,每年都给他加官进爵,他加无可加,就给他族人加!让于氏一族,成为景泰朝最显贵的那个!让天下人眼红他!”

    “放权给李贤和王竑。”

    “让李贤和王竑合二为一,制衡于谦。”

    朱祁钰声音很低:“你那师父,其实是朕的心腹大患啊。”

    “可知,朕多少个夜里因为他睡不着觉啊。”

    “朕继位的前十二年,一直在防备他。”

    “一直都在防备他!”

    朱祁钰慢慢转过头:“老四,你生下来就由朕全都给你安排好了,你不懂那种恐惧和孤独之感。”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所以不想让朕的儿子,再走一遍。”

    “你长大后,看到的于谦,不过是个人畜无害的老头。”

    “却不知道,朕活在他的阴影之下啊。”

    “很久很久,朕都不曾抬起头。”

    “朕御极之初,大明恰逢土木堡之变,正统帝被俘,大明威望急转直下,莫说漠北了,整个天下都不听朕的呀。”

    “也先押着正统帝,正统帝叫开了边关的大门。”

    “瓦剌铁骑长驱直入,漫漫雄关毁于一旦,几百万军民被屠,北方一片狼藉,残象你连想都不敢想。”

    “也先率铁骑,包围北京城!大明帝都,差一点就毁于一旦!”

    “就是那场北京保卫战。”

    朱祁钰声音还带着几分恐惧:“朕这藩王,是正统帝封的,你该知道,朕不是庶子,而是偷生子,连庶子都不如。”

    “郕王封号,是朕的兄长封给朕的。”

    “先帝驾崩时,朕才八岁呀。”

    “朕怎么可能记得先帝长什么样子呢。”

    “是张太皇太后,可怜我们,才将我们母子接入宫中,可朕哪里有哥哥得宠啊,他可以随便出入仁寿宫,朕不能。”

    “他能接受最好的教育,朕连旁听的权力都没有;整个皇宫的人都仰视他,却无人这样看过朕。”

    “但兄长对朕不薄,他不曾欺辱过朕,对朕还算友爱。”

    “可你知道吗?”

    “那种区别对待的感觉,朕很讨厌;那种一直仰视他的感觉,让朕厌恶!”

    “可他是皇帝,又是兄长,朕能说什么?敢说什么呢?”

    “朕不过是偷生子,庶子都不如的东西,能得个皇子的身份,已经是皇天开恩了。”

    “只能在后宫中苦熬,你不懂那种苦熬的感觉。”

    “若先帝还在,朕不至于被如此薄待。”

    “可先帝走了,朕就像是一只被抛弃的小猫,在路边可怜兮兮的叫唤着。”

    “被接入皇宫后,张太皇太后看不上朕的身份,更瞧不上朕的母妃,自然而然的,在后宫之中就处处被欺辱,那些奴婢都不曾正眼瞧过朕的。”

    “朕就盼望着,快些长大,出去继藩。”

    “在宫中,也得小心伺候着兄长,若得幸被太皇太后诏见,便想着法的逗她老人家开心。”

    “哪怕受了薄待,也要把眼泪吞进肚子里。”

    “不敢说,不能说。”

    朱祁钰声音低沉:“可朕的母妃,你皇祖母,还是个不安分的,她非要和孙太后争个高低,导致朕更不受宠了。”

    “小小的人呀,就会巴结自己的哥哥。”

    “只有他开心,朕才能开心。”

    “更会巴结老太太,她开心朕撒泼打滚都行,就博她一乐。”

    “日子过得如履薄冰。”

    “终于长大了,盼着盼着,能够开府了。”

    “大婚之时,朕就在想啊,快点飞出在牢笼吧,去封地快活。”

    “可哥哥对朕好啊,舍不得朕出去受苦。”

    “他越疼朕,朕越心惊胆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