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一十三章 京城门外闻金鼓,元宵会中送别离(万字大章)(3 / 7)  英灵时代,十连保底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撕碎了纸张,怒道:“一群腌臜玩意,似人非人的狗东西,居然还玩起攻心计了!”

    旁边的战士低头吃着罐头,缓慢咀嚼着低声说:“指名道姓让白玉京出面,即便是魔祖化身都知道,罗睺死了之后,若是谁还对他有威胁,只有白玉京。”

    他斜眼望着周边人:“你们不会真的相信这张纸上的话吧?用脑子想一想就知道了……他白玉京若是死了,战线只会崩溃的更快罢了。”

    军营内的人都沉默着。

    角落里有一人冷不丁的说:“我也明白,只不过……我不想深入的想太久;才来十天前线,死了多少人,今天下来,队伍三分之一都没了。”

    “我是个大三学生,来之前也觉得为国效力很光荣,但来后我发现自己还是怕死的……我昨天就一直没接到我哥的消息,他被分配到了陷阵营了,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去,也不知道该怎么告诉爹妈。”

    “我想写一封遗书,但是手都在抖着……”

    他揉碎了手里的纸张,双手抱着脑袋,瘫坐在床上,眼睛里满是血丝,低声问:“你说我还能怎么办?我知道不该相信,但信不信……有什么区别吗?我们能赢的了这场战争么?”

    周边人都不说话,沉默中有一种绝望的情绪在蔓延。

    最可怕的就在于战争根本看不到尽头,也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所有人都怀抱着保家卫国的信念而来,可若是一丁点胜算都没有,谁又甘愿这么毫无意义的死去?

    原本这已经是动摇军心的发言,是可以按军法惩处的。

    但小队长叹了口气,只是说:“刚刚那些话,都忘了吧……我们在这里拼命,都是为了家国,以后这些话,各位不要再说了……否则在你死在影潮之前,就会先一步被绝望吞噬。”

    ……

    区区几张白纸并不能动摇大夏的抵抗意志和军心。

    它暂时不会显露出恶果,只是留下了些许的痕迹,埋下了一两颗种子。

    目前是这样。

    但正如陈不忍和花溅泪早已预料到的一样,战局继续恶化,防线继续收缩。

    在时间的流逝中,死伤人数在不断的累积和增加。

    很多人甚至连尸体都带不回来。

    一个个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个年龄,不再变老。

    而战况的恶化、北方战场的收缩、燕云的继续沦陷都在进一步加剧着全国民众的焦虑情绪,即便是身处于安全的南方也时刻被北方的战局牵动着。

    虽然战时管制,大夏官方掌握着舆论渠道,但不意味着全部消息都被封锁了。

    尤其是在这个存在超凡力量的世界,信息的流通各渠道是很多的。

    再加上有心人在暗中进行推波助澜。

    开战两个半月后……

    几个城市上空,出现了大片印刷纸张,写满文字的纸张如同雪花般被泼洒在闹市区。

    与此同时,又一篇文章忽然传遍了整个互联网,流传速度极快,在相关部门反应过来进行管制封杀前,它就已经扩散出去,如同瘟疫般。

    文章的名字叫做《为何战场不见圣人》

    具体内容倒是没有直接把矛头对准某些人,而是对准了封圣群体,在文章中大肆指摘,颠倒黑白,搬弄是非,春秋笔法,说前线死伤多少人,但封圣拒不出战,就看着许多士兵战死,自己却贪生怕死的躲在后方;世家和豪族都安居后方享乐,根本不派遣弟子上前线厮杀,仍然享受着荣华富贵,只有无辜国民在平白战死;战争开始至今见不到任何战果,只有不断飙升的伤亡数字,根本就是兵部无能所致……

    到了最后,还留下了一句问询。

    ——为什么开战至今,白玉京从未离开过京城。

    这篇文章显然是出自于太岁之手,他没发表任何意见,就是单纯的质疑、质疑再质疑,把能挑动的矛盾都挑动了一遍。

    挑唆起人类内部阶级矛盾仇恨,再借题发挥立足人性自私的特点,呼吁着不患寡而患不均,哭诉了一番战死战士的无辜,并且搞出了一种阴谋,说前线不是打不赢,而是由于封圣不肯出战而导致的一败再败、战局糜烂……试图将封圣拖入泥潭,以此方式冲击官方权威,激起内部矛盾。

    看完这篇文章后。

    谬天机都感慨了一句:“写的真好啊……艹,换成我来也想不出比这个更绝的毒计了。”

    每一个人都可能是理性的,但大众不是理性的;每个人若是坐下来好好谈谈说明白,他们都可能表示理解,但放在一块就会被舆论浪潮裹挟,成为乌合之众。

    所以群众是感性的……他们的眼睛未必是雪亮的,而是只能看到别人想给他们看到的那些部分。

    不过,这一波节奏扩散了两天不到就被按死了。

    其背后的推手也被抓了出来,是一家搞传媒的小公司,加起来也就几十个人,却引发了数千万人的恐慌。

    抓捕现场,此人被证实并不是堕魔身,而是一个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