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他被抓的时候也并未表示后悔,而是对着镜头冷笑着说‘时间会证明我才是对的’。
但他没机会了,当天就被拖去枪毙了,相关人员也纷纷无期徒刑。
该抓捕消息新闻被披露了出来,用以震慑其他的骑墙派和走狗派。
人性并不都是高尚和伟大的,三体里都有降临派的存在。
面对亡族灭种的威胁,面对群魔的诱惑,总有人会低下头接受太岁递来的‘方舟船票’,他们认为只要自己接受了魔种成为堕魔身就可以换上一种身份和生命形式活下去。
而且这种渗透不是近期才开始,而是早早就开始了,太岁埋下的暗子数量极其之多,其中一些人根本没有堕魔身,却愿意为对方服务以换取活下去的权力。
而这类人是最可怕的,他们外表和人无异,却无法判断是否早已被收买,而且这些人一旦上了贼船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会造成远比普通堕魔身更深远的影响,甚至会诞生一种名为皈依者狂热的病态心理现象。
于是……
更加激烈的舆论攻势开始了。
从第一次的文章过后,似乎每一周都有新的地方产生类似的舆论。
并且言论也更加激烈。
从开始的质疑,变成指责甚至辱骂,痛斥封圣无作为和无能。
骂人是不需要过脑子的。
抒发情绪也不需要。
反对一件事根本没有任何成本。
就像是你要推倒一座房子很简单,但要把它建立起来要困难几十倍。
因此作为一个拥有健全思维的人,在对一件事发言之前,该考虑的是自己是否真的了解又是否具有对应的解决方式,如果只是单纯的发泄情绪就一通指点江山,把所有提出意见的人都质疑了一遍,却唯独没给出自己的意见,那就是纯粹的杠精附体,或者是个可笑的梗小鬼。
但杠精的快乐,一般人根本想象不到,偏偏杠精不自觉这一点,认为指点江山很快乐,把所有人都怼就很舒服。
因此指责和辱骂会立刻引爆情绪点,并且泛滥式的扩散。
哪怕有几个理性的声音也会被迅速淹没在骂声的潮水中。
几个月来,民众情绪积压的太久了,也压抑的太久了,他们需要发泄的窗口,谁这时候被立起来成为了靶子,就注定会遭殃。
舆论爆发的后果,就是产生对抗行为和逆反思想。
这自然而然的就在大夏内部制造出了分裂。
甚至连同征兵工作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辟谣的速度赶不上舆情的爆发速度。
官方也在努力澄清,却挡不住谣言一条条的泛滥式增长。
因为根本问题不在于舆情,也不在于太岁安插的反动分子,而是在于不断溃败的战局。
拿不出胜利,民众们积压的不满情绪就无处去释放,最终就会带来反噬。
前线的接连溃败和战线的收缩更是使得军部焦头烂额。
战争开始后四个月。
燕云彻底陷落。
举国同悲。
原本只是哀悼,但这股情绪再度被利用。
悲伤转化为愤怒,继而变成指责和谩骂。
这些愤怒的情绪、汹涌的民意,最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回旋镖。
明明白白的击落在‘白榆’这个官方曾经力推标榜的榜样上。
因为白榆始终没露面,也没有出现,更没有离开京城,如同人间蒸发。
网络上各式各样的白榆笑话开始流传。
譬如什么《白玉京在京城》的世界名画;
譬如把白榆过去做过的一些事说过的一些话断章取义的裁剪出来和如今情况进行对比来明嘲暗讽;
譬如跑到南陵三中门前开喇叭骂人,甚至用油漆泼在‘优秀毕业生’的照片墙上……
种种不理智的行为举动却得来了大量点赞。
前线打生打死,人命填满战线沟壑;
后方骂声如潮,舆情逼迫封圣去前线送死。
这世道就是这么魔幻。
整个大夏都是一派群魔乱舞的景象。
恐怕只有等到某一天群魔打穿了北方战区,来到南方后,这群人才会惊悚的发现,他们所认为的真相都是假的,并不是有人在划水摸鱼,也不是封圣怯战不露面,而是这一场战争的艰难程度大的难以想象。
可若是真到了这一天,也没人在意什么真相了。
这意味着国之将亡,遍地骸骨。
……
正月十五,京城冬日。
天气冷寒,窗上凝霜。
庭院中,苏若离呵出一口寒雾,端详着手中的纸张,念道:“这个白玉京真该死啊,沽名钓誉,被吹捧为年轻一代的第一人,却贪生怕死的藏在京城里拒不出战,他的战绩恐怕根本没有几个是真的,就是官方推出来的一个傀儡,他根本没那么优秀,哪有谁能在三年内做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