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地胡说八道。
瞎掰扯一番,叶宁见说不过他,就转移话题:“你在书房干什么?”
“瞧你这问题傻的,在书房还能干什么,当然是看书了。”李恒回答。
“那也不用天天看,时时看啊。”叶宁仍然疑惑。
李恒靠着沙发:“这你就不懂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现实里看美女看得次数多了,容易被挨揍,书中我随便看,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叶宁惊讶:“你关起门,原来是看黄书呀?”
“我!”李恒憋出内伤。
麦穗和周诗禾互相看看,轻笑出了声。
“李恒!老李!”
就在四人围着闲聊的时候,楼下忽然传来喊声,一听就是编辑邹平的。
李恒看看表,都10点多了,这个点来干什么?
带着疑惑,他快速下楼开门。
结果门一开,嚯!成捆成捆的书堆放在门口,粗粗扫一眼,起码几百本。
邹平见面就拿出清单说:“老李,这是我按你列的清单买的,一本不差,总共412本。”
李恒问:“你怎么弄过来的?”
邹平指指巷子口,“面包车停在外面,这些书是我抱过来的。”
李恒有些过意不去:“这么多书,你应该早点喊我,我来帮忙容易多了。”
邹平嘿嘿笑着,没回答,很显然他主观上觉得李恒一身书生气,不适合干苦力活。
“邹编辑,辛苦你了,喝杯热茶吧。”跟下来的麦穗见状,很快就倒了一杯茶来。
邹编辑?编辑?叶宁狐疑地看向邹平,心里冒出一串问号。
“谢谢,谢谢!”邹平确实渴了,连着道两声谢谢后,捧起杯子一口二干。
麦穗说:“我再去给你倒一杯。”
“不用,等下再喝,我先搬书。”邹平摆摆手,弯腰开始搬书。
李恒跟着一起。
农村出身的叶宁撸撸袖子,不用招呼,已经不请自来,搬动的书不比两男人少。
见麦穗和周诗禾要帮忙,李恒阻止了,“哎哟,算了算了,俩姑奶奶,你们俩这手一看就娇贵的很,没干过重活。
这搬书就交给我们,你们去书房帮我分类码堆吧。”
叶宁无比认同这话:“就是就是,你们俩手上茧都没,哪像我,六七个,妥妥一农妇。”
麦穗其实没什么,她是能干点重活的。不过她知道闺蜜确实手比较珍贵,毕竟要弹钢琴,于是没矫情,拉着周诗禾去了书房。
400多本书,上下楼,三人搬了好些个来回才弄完。
末了李恒问:“老邹,是不是遇着事了?怎么这个点送过来?”
还真猜对了。
邹平说:“家里出了点事,我得回去一段时间,明早就走,这些书刚好今天买齐了,就想着早点给你送过来。”
听到出事,李恒关心问:“要不要帮忙?”
邹平婉拒,稍后陈述:“老母亲病重,可能熬不过了,我得回去守着送终,尽最后的孝道。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过来,没个具体日子。
晚上接到家里电话后,我就寻思赶时间把书给你尽早送过来。我知道这些书是你为了下本书写作用的,不能耽搁太久。”
下本书?写作?叶宁脑海中的问号再次多一整排。
李恒点头,“成,谢谢你老邹,大晚上的,麻烦你了。”
“没事,没事,我们谁跟谁啊,还讲这个。”邹平到底是一30来岁的小伙,说话行事跟廖主编他们有着很大区别。
又喝了一杯茶,临走前,邹平犹豫着问一句:“你下本书大概什么时候动笔?”
闻言,麦穗看着李恒。
周诗禾也望向他。
叶宁眼睛眨啊眨啊眨,跟风走,看过去。
迎着四双眼睛,李恒说:“有一些思路了,不过目前还在找资料,保守得准备3个月。”
才3个月,邹平松一口气,很是高兴地走了。
叶宁心思一动,在背后喊:“邹编辑,你是哪家杂志社的?”
邹平脱口而出:“《收获》杂志。”
说完,他就愣住了,转向李恒。
李恒笑道:“没事,老邹你走吧,很晚了,路上注意安全。”
“哎,那走了。”邹平真走了。
等邹平一走,叶宁就赖上李恒,他去哪,这妞就跟去哪,上楼梯是,下楼梯还是。
李恒无语,“有什么问题你就问。”
“哼,看样子穗穗和诗禾都知道你写书的事,就我不知道,我偏不问,我就要跟着,谁让你们不把我当朋友,就瞒我一个的。”叶宁双手叉腰,扬起脖子。
还别说,这妞就比他矮2厘米,这一弄,都快跟他平齐了。
李恒对看戏的两女说:“喂,你们俩劝劝,劝劝!大晚上,一女的尾随一男的,像什么话?不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