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5章 “一巴掌”和版税(4 / 4)  1978合成系文豪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该如何完成?”

    “我们有优秀的翻译人员。”东野信夫说,一篇的引进,译文水平非常关键,中国文学作品在日本打不开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译文水平不够高。

    江弦不懂日语,自然也没办法评判译文水平,不过他对《铜钱街》这部的内核很有信心。

    并且日本实行的是版税制度,作品风险由作家和出版社共同承担,在此基础上,他相信德间书店不会敷衍了事玩砸了。

    双方马上商议到稿酬问题上。

    东野信夫表示,德间书店愿意开出3%的版税。

    江弦皱眉。

    这给出的也太低了!

    日本的版税率一般在3%至10%之间,高低一般取决于作品性质、作者名望、市场需求等因素。

    还有一个潜规则,发行数突破50万部之后,版税率就会发生变化,会提升到15%。

    江弦这样的中国作家,确实在日本没什么名气,算是初来乍到,但只给他拿最低的3%这是他不能接受的事情。

    版税代表着他也要承担风险,版税给的这么低,如果印量少没有重印那基本就是白玩。

    “你们给出的价格太低了。”

    江弦摇了摇头,并不满意。

    版税率、书的价格和印刷数相乘,得出的数字就是作家的版税。

    日本图书的价格一般在2000日元,按照3%的比例,每卖出一本江弦将得到大概60日元,起印量如果是1000,那么拿到手是六万日元。

    在东京,打个车起步价都要一万日元。

    东野信夫确实很欣赏江弦的作品,但这里是日本,资本主义社会,不谈欣赏只谈生意。

    “江弦先生,我们出版社也要承担出版的风险,我们在出书前会做大量的市场调查,精算并控制印刷数,但是在日本还很少有中国作家出版作品,我们也要考虑企业的风险。”

    “有风险那也是我和你们共同承担。”江弦并不松口。

    无奸不商,东野信夫自然还有往上抬价的空间,只是想尽量的从江弦这里得到一个低价。

    “您渴望的版税是?”

    “10%。”江弦直接就是狮子大开口。

    砍价这一套日本人还得跟中国人学,他直接拉到最高,给自己留足往下砍的空间。

    东野信夫沉默住了,江弦要的这个版税是一定不会给他的,这是日本名家作者的稿酬标准。

    在日本,作家的地位极其森严,和中国不一样,日本的文学期刊都是约稿,一般不会接受新人作者投稿,新人作者想投稿必须先在文学界出道,出道的方法就是拿到新人奖。

    所以哪怕涨1%的版税,都要经过漫长而仔细的商谈。

    “我们先回去想想”东野信夫起身告辞。

    江弦也没多说什么,回到房间,花费两天,终于完成了《许三观卖血记》的创作。

    而他在交流笔会上那干净利落的一“巴掌”,也迅速在日本文化界内传开。

    这天的傍晚,江弦又接到酒店前台电话,说有人来拜访。

    本以为是德间书店想通了,江弦拉着陈喜儒下到一楼,才发现是另一拨人。

    是个中年男人,脑袋顶个地中海一样的“月代头”,一见到江弦就嘻嘻哈哈的自我介绍自己叫小田雅树。

    “江弦先生,我们想和您谈谈《琉璃月照铜钱街》在日本的出版事宜。”

    江弦愣了愣,看了小田一眼,“你们也是德间书店的?”

    “德间书店?不不不。”

    小田眼中藏着一抹狡黠之色。

    “我们来自扶桑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