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3章 《少林寺》(2 / 3)  1978合成系文豪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中原电影公司的电话,“江弦同志你好,我是中原电影公司的邵绍松。”

    “你好。”江弦回了一句。

    虽然叫中原电影公司,但其实是身在香港,心在中原。

    这是今年,长城电影公司和新联电影公司联合成立的一家电影公司,后来合并进了银都。

    对方自我介绍完,江弦又明知故问对方有什么事情。

    “张鑫炎导演想见你一面,你知道张鑫炎导演么?”

    “知道。”

    他身为北影厂的一员,知道早已在北影厂传开的张鑫炎也不奇怪。

    “张鑫炎导演想见您一面,想和你聊聊。”

    “张导要和我聊?和我聊什么?”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我就是过来传个话。”

    邵绍松嘴很严实,又怕江弦觉得他敷衍,补充道:“我们是香港左派电影公司,张导想和你聊聊新电影,这部电影宣传部门和电影局都很重视,希望您务必抽出点空闲。”

    对方这说话的态度很让江弦舒服。

    而且又知道人家是中原电影公司的,是香港的左派电影公司,都是自家人,江弦当然不会刻意为难。

    他定了个时间,邵绍松觉得很合适,“那早上我们派车过去接您。”

    “这就不用了,我骑车过去吧。”

    “要接的、要接的。”

    江弦不想招摇,邵绍松却一再坚持,最后只好答应让他来接。

    这天清晨,一辆黑色三厢轿车丰田皇冠开到虎坊路15号的楼下,吸引来不少街坊邻居们的眼球。

    这年代车就算够罕见的,更别提丰田皇冠这样的档次。

    这是两年前采购的一批“官车”,内部宽敞,外形方正,大气而内敛。

    江弦走下楼,一眼便看到这辆车子。

    “是江弦同志吧?”邵绍松看到他,赶紧过去问了一句。

    “嗯。”江弦点了点头。

    “请。”邵绍松帮他打开车门。

    江弦顶着邻居们的目光坐进车子里,摸一摸座椅,忍不住感叹《少林寺》不愧是上面关注的大项目,这种级别的车子都给配上了。

    说起来,张鑫炎也是个早就引起上面注意的导演。

    江湖传闻,几年前张鑫炎在黄山拍摄《白发魔女传》,古装演员们正在手持兵刃激烈过招呢,镜头里突然出现一个身影:

    一名个子不太高的老者,拄着登山杖径直走了过来,非常好奇地打量着现场的一切。

    等认出来那人是谁,围观群众们全傻了,剧组人员也激动万分,全都围过去问好、握手。

    张鑫炎就这么邂逅了他一次。

    江弦和邵绍松聊着天,车子很快来到张鑫炎所住的酒店。

    开门的是个约莫四十多岁的男人,戴黑框眼镜,头发微卷,长得比较矮,身材有点儿发福,笑起来有双下巴。

    “江弦同志,这位就是张鑫炎导演。张导,这位是江弦同志。”

    “你好。”

    “你好。”

    两人握住了手。

    张鑫炎呲牙笑笑,普通话带口音,“你就是江弦先生吗,你的《霍元甲》在香港好犀利哦,没想到你这么年轻!”

    “张先生过奖。”江弦自谦一句。

    张鑫炎又和他打听,“我听说这部、剧本都是你写的?”

    “是我和人一块儿写的,没有他帮忙也写不出这个,剧本倒是我自己改出来的。”

    “真是年少有为啊!”

    张鑫炎一时间对他充满兴趣。

    他在香港生活久了,说话就不习惯跟国人一样绕弯弯道道了,直接道:“我们想拍一个少林寺的电影,你能不能给我们写一个剧本?”

    一旁的邵绍松顿时吃了一惊,没想到张鑫炎会直接拉江弦来写《少林寺》的剧本。

    江弦自己也一阵意外。

    “张先生开玩笑吧?”

    “我怎么会开玩笑呢?”

    张鑫炎摇了摇头,“我真的想拜托你操刀这个剧本。”

    看着他一脸诚恳,江弦就知道他是真的动了让他来写《少林寺》的心思。

    他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

    “香港那么多优秀编剧,张先生怎么会想到来找我?”

    张鑫炎笑了笑,“香港那么多编剧,有几个能写出《霍元甲》?”

    在他看来,香港的编剧怎么会比内地的编剧更懂少林寺呢?

    而且江弦已经写出过《霍元甲》这样的作品,在创作水平上绝对可以放心,这样来看,托江弦写《少林寺》的剧本真是再合适不过。

    “《少林寺》不是都已经要选角色了么?怎么连剧本都没写好?”江弦故意问。

    张鑫炎尴尬一笑,立马讲出了自己接替上一任导演陈文的事情。

    如今他想改变之前拍摄的正剧风格,剧本自然也要改。

    所以与其说是写《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