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7章 被泪水模糊的苍穹(3 / 3)  1978合成系文豪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果在江弦的介绍下,一个名叫赵一凡的人进入了筹建委员会的视野。

    赵一凡便是赵振开给江弦介绍的收藏家,他收藏的文学作品原稿数量极大。

    据说嗡嗡嗡那会,从他家里拉走了整整四小车的资料还没拉完,等嗡嗡嗡结束以后,这些资料没处扔,就又全都还给了他。

    赵一凡收藏很讲究品相,所有的资料都用大纸壳装着。

    委员们到他家里看的时候,他还要把窗帘拉上,免得阳光直射到这些资料上面。

    而在他的精心保存下,这些珍贵的资料可谓相当完善,极大的充实了如今文学馆的馆藏。

    “感谢你啊,赵一凡同志!”孔罗荪郑重的与赵一凡握了手。

    与此同时,在他心底也不禁又为江弦而感动。

    这个年轻人,真的为这座文学馆四处奔走,立下大功。

    十一月,秋末一瞥,极尽温柔。

    部队效率极高,增补版的《花环》单行本很快在军队内部发行。

    《十月》给江弦制作的丛书《高山下的花环》也上市一段时间。

    其中收录了江弦《高山下的花环》以及《芙蓉镇》两篇,还有江弦的创作谈,以及冯沐的文学评论。

    至于《花环》增补版在市面上发行的工作,也被江弦交到了老朋友人文社那里。

    这天,江弦接到了张守仁的电话。

    他很振奋的告诉他,据他所知,有一位同志自费购买了两千册图书,赠送给了正在前线参战的将士们。

    江弦并不是太意外。

    他知道这件事不是空穴来风。

    因为这件事太有名了,在另一时空当中也发生过。

    这个层面的同志,自费购买两千册赠给战士。

    对于一部来讲,这个规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消息传的很快,被报道以后,产生了极强的轰动效应。

    《花环》在读者群体中的热度继续飙升,被推向另一个高点。

    文学界不少作家和评论家都预测道,在即将展开的1981年全国优秀评选上,《高山下的花环》将毋庸置疑的拿下一等奖,甚至是第一名。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声音,毕竟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文坛诞生了太多优秀的中篇,像是此前路遥的那篇《人生》,同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极大的轰动。

    江弦彻底晋升为名人,威风八面,每天都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转载请求,每个星期都会有稿酬单给他送来。

    还有不少高校的团委和文学社邀请他去讲座。

    他忙里偷闲,终于在一个午后,完成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