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回(5 / 8)  玉楼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到。

    一个丧夫归宗女子,即便如自己女儿那样,花容月貌,如今亦只不过十七美妙年华,但世人眼中,却必定是要低人一等了。且以自家如今家势来看,是没有依仗可言。所以女儿回是回了,但对于她往后姻缘,暗地里,她也难免辗转难眠,叹息不已。直到侄儿王默凤进入她视线,这才有了豁然开朗感觉。

    王默凤今年二十一岁,母亲去世得早,王氏哥哥王鄂拘不住他,所以婚事一拖再拖,到了如今还未成家。他虽然没从父兄之路走官道,但一直南方行商。王氏自己甚至也投了些私房钱他那里入股。虽不算巨富,但生计决计没有问题。他又是王氏自小看大,知根知底,喜他为人稳重可靠。倘若女儿往后能嫁给他,她看来,绝对是桩上好姻缘。所以对这些时日王默凤殷勤上门,她非但丝毫没有不喜,反倒欢迎至极。今日午后,听见下人来报,说表少爷又来了,忙笑容满面亲自迎了上去。

    已经七月初了,金陵天气,早闷热得厉害。王默凤跨入王氏待客那间花厅时,微黑脸膛上还挂着几滴来不及擦去汗,但一双眼睛却炯炯而亮,嘴角透着笑意,显见是心情极好。

    “姑母,我是来给表弟送书,”他并没喝丫头送上茶,只站那里,朝王氏略微拘谨地扬了下手中几本书。说话时候,脸微微有些红。不知道是被外头太阳晒出来,还是别什么缘故,“这是书局里难得见到孤本,对表弟学业想来还是有些用处。”

    初念孪生弟弟司继本十七了。今年本正是大比之年。只朝廷这么乱,科考必定是要延推了。但这并不影响司继本遵照祖父命令,继续家用功读书。

    王氏看也没看他手中书,只笑吟吟点头道:“你表弟正小书房念书呢。还有你表妹也。反正你们自小一块长大,就跟自家人似。你自己过去便是。”

    王默凤压下心中涌出欢之情,哎了一声,急忙转身要出花厅,走了两步才想起自己未向王氏告辞,忙停住转身,朝她作了个揖,道:“那侄儿这就去了。”

    “去吧去吧!”王氏挥挥手,眼里满是笑意。目送他转身离去轻背影,吩咐身边丫头:“去送些果子到小书房,别怠慢了表少爷。”

    ~~

    王默凤熟悉司家路,闭上眼睛也能走。并没叫下人带路,自己很便到了王氏口中小书房外。走廊侧花木扶疏,檐廊头挂着个养了只红嘴黑毛鹩哥青竹鸟笼。日头微微斜晒到廊子里,正照那面此刻静静悬卷一半门帘子上。他放慢脚步,后停门帘子外,透过细竹条缝隙,看到表弟司继本正伏案似看一篇文章,而初念,则正站他身侧,斜斜倚靠桌边,手指着桌案上那篇文,正讲解。

    “……此是大历十二年丁巳科考题。题为通天台赋,以‘洪□存,浮景下’为韵。你看此文,它启句不过是‘行人徘徊,登秦原而游目,见汉右之荒台’,据说当时阅文恩师见了,觉着不过是平常之词。等再看下去,却发现后头数联字字珠玑,遂惊叹叫绝,这才将写出此文黎贡请擢为状元。可见作文章,并非一味开头就追求辞藻华丽为好。倘起头华丽抓人眼球,而后发之力不足,便会有虎头蛇尾之嫌,此正是文章之大忌。不如循序渐进,如引人渐入幽胜之境,后流连往返,这才是上好一篇文章……”

    从王默凤角度看去,只能看到她半边侧脸。见她身着天青色一套夏衫,窗外白色日影透过竹帘缝漫射到她身上,这浅浅青绿愈发照得她明肌如雪。此刻说话之时,微微俯身向下,目光专注而柔和,声音是娇软动听。一时脚步竟无法挪动了,心怦怦直跳,捏住那几本书手心都捂出了汗。

    “表少爷,你怎不进去?”

    身后走廊上,来了送果子丫头,咦了一声。

    王默凤惊醒过来,书房里头初念和司继本闻声抬头,也立刻发现了他。王默凤见躲不过去了,这才随了丫头挑帘而入,微微红了脸,对着初念叫了声表妹,把书递给司继本,道:“表弟,这是我外头搜到几本书,书肆掌柜说是孤本,你拿去瞧瞧可有用?”

    司继本生得白净瘦弱,容貌与初念有几分相似,眉目俊秀。忙接了过来,道:“多谢表哥。”

    初念翻了下,便随口道:“表哥,你被卖书给哄了。这不是孤本。你自己也是生意人呢,怎么人家说什么你便信?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王默凤啊了一声。初念见他尴尬,捂嘴笑了下,安慰道:“虽不是孤本,不过确实少见。书是好书。谢谢表哥用心。”

    王默凤这才吁了口气,摸摸自己下巴,呵呵一笑:“我自小不爱念书,只爱外头跑。那些卖书不坑我,还坑谁?”

    初念和继本都笑了,小书房里气氛这才融洽了。过了一会儿,司继本被王氏派去丫头借故叫走,小书房里只剩王默凤和初念。初念见他似乎并无离开意思,因与他自小玩到大,所以也没什么避讳,正好借机,便朝他打听如今局势。

    王默凤不想就这么告辞,又想不出能说话,见她主动开口,自然乐意,便把自己知道,一五一十都说了一遍。

    原来此时元康二年七月,北军早过了淮北,入淮河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