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5章 大明帝国,前行道路上的指路明灯(5 / 9)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

    “既然涉及到分配、公平的问题,朕就设了大明第七部,就是财部。”

    “既然发展商业,就必须要讨论社会分配问题。”

    “从农业社会进入商品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分配,以前是自给自足,现在是工厂批量生产,卖给百姓,冲垮了小农经济。”

    “而利润,则被工厂主赚走了。”

    “那就需要二次分配,这个二次分配,应该由中枢来分配,这是刘健论述的分配疏。”

    “对收入高的人,进行收重税,实现公平。”

    “而这个重税,不能用来挥霍,要用来进行基础建设,和社会福利。”

    “什么叫社会福利的,一个是抚养孤老,一个是让天下百姓共同蒙福荫,比如教育、医疗。”

    “当然了,朕说这些还是很远很远,未来的事情呢,近二十年不会到这一步。”

    朱祁钰话锋一转:“财部设立的本质,就是收税!”

    “朕之前就在奏疏和诸卿说过。”

    “未来十年后,朕不打算收农业税了,用商税补贴农业税。”

    “当时诸卿还觉得朕异想天开。”

    “但今年的户部收入,说明了朕的想法是正确的,用商税,取代农业税,是势在必行的。”

    “收税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赚得越多,收得越多,敢隐瞒资产、转移资产、逃避税收的,一概将产业收归公有,本人诛杀,全家流放。”

    “李秉,你来说说。”

    朱祁钰点名。

    第一任财部尚书李秉出班,行礼后道:“回禀陛下,财部新设,目前重心,正在整顿天下青楼。”

    “微臣已经制定了税务表,对各项税收都进行了详细划分,请陛下阅览。”

    说着呈上来。

    朱祁钰随便一扫,什么摊税、门头税、课税林林总总,高达上千种,全是收税的点。

    大明本就这样收税的,只是条目没这么多,李秉的财部给增加了很多。

    好在没有空气税,西夷还有空气税呢,这点还算良心。

    李秉继续禀报:“臣上任后,在天下各地建立税务所……”

    他说的很详细,把财部的整体框架建立起来了。

    朱祁钰粗略看一眼,递给冯孝,冯孝呈给百官去看。

    “小商小贩的税,可以按照收入水平来收,这个水平是滑动的……”

    话没说完,李秉却道:“陛下,地方税务所,一定会钻政策空子,若您不定下死标准,地方必然被搞得沸反盈天。”

    “李卿说的对呀,那就设低税,没必要为难小商小贩,要从大商人手中榨取钱财。”

    朱祁钰看不上几毛钱。

    “这件事,让阁部议一议,然后拍板决定,不必请示朕了。”

    税率表稍微调一调,也就定下来了。

    “工匠的税,朕觉得可先免十年,十年后,再行收取。”朱祁钰是想把羊养肥,然后再宰。

    这倒是没问题了。

    “那么路引的问题,也要一起讨论,看看是不是该取消路引,大力发展商业,支持百姓流动。”

    朱祁钰觉得这件事一时半会讨论不出来,也不着急实行。

    “商户执照问题,必须办好。”

    “户部、财部,执照必须办,任何人,只要从商,就必须办执照,没有执照从商的,一概抓捕流放!”

    “地方办执照的,不许设限制,任何人都给办,收取工本费即可,不许乱收费。”

    “办了执照,就要纳税,就是正规经商,朝廷要予以保护。”

    朱祁钰认真道:“还有,中枢定下来的政策,地方若不执行,或者乱执行,执行不到位的,一概重罚!”

    “今年京察,给朕清查,这样的官员,严重的杀头!三族流放!不大不小的本人杀头,家族流放!轻的本人流放,家族剥夺功名,不许再考!”

    “任何包庇的人,一概本人诛杀,举族流放,充入奴籍,妇人充入军寄营!”

    “朕再叮嘱一遍,谁敢给朕阴奉阳违,就别怪朕要动刀子了。”

    百官全部跪伏在地,高声说不敢。

    “朕要的是能臣,不是庸臣、贪臣、烂臣,没用的人,统统给朕清出去,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记住了,朕不养闲人,不养废人!”

    “今年京察,让西厂参与,西厂不予决策,也不许乱说话,只负责监督,全国上下都要监督!”

    谁也没想到,皇帝忽然就发怒了。

    宋伟是江苏,杀得官员人头滚滚,李秉整顿青楼,也杀得天下吏员人头滚滚。

    这就是皇帝发怒的根源,地方一查,有的连景泰十年的政策还没落实呢,再不查,就出问题了。

    李贤想说话,但撞上皇帝森然的眸子,悻悻闭嘴。

    “今年京察结束后,就要大改地方吏治!”

    “朕给你们透个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